關于分攜的詩詞(763首)
681
《用佚老園叟韻簡直孺并寄園叟》 宋·方岳
趙君規模要名世,徐君人物南州稚。
欲攜老硯共硯冰,梅花不許山礬弟。
今年識徐如識春,未識佚老園中人。
似聞竹外一溪碧,天與隔斷俗子塵。
此詩到眼情已浹,吾曹終與常人別。
不然持問溪頭云,渠自客吾分半榻。
682
《與客觀雪》 宋·方岳
肺渴初供醒酒冰,又思攜客上崢嶸。
十分宇宙無塵事,一色瓊瑤是化城。
病起未堪論斗醉,詩狂且莫到參橫。
剡溪可是忙回棹,凍合琉璃作麼生。
683
《寄盧致遠》 宋·陳著
春來日日雪滿山,雪晴初放春風還。
高人佳處獨先得,挼藍新漲溪一灣。
垂楊隔岸竹隔水,梅花飛香莎草斑。
市聲咫尺自辟易,天景呈發無留慳。
684
《贈古樸相士》 宋·姚勉
巧夫縱誕爭說相,口角瀾翻如剪樣。
眼中元不識英奇,隨世炎涼分下上。
貢諛乞得貴人詩,紅簽彩軸珍攜持。
未遭窮士或有贈,爛在醬瓿問不知。
685
《次楊監簿上陳守賑災韻》 宋·姚勉
稻田碁局分郊區,人煙盡障聯城隅。
新秧入夏種俱了,一色秀綠連天鋪。
年豐正為憂國愿,雨霪忽動民愁吁。
浪浪竹瓦日鳴瀑,爛爛苔砌長跳珠。
686
《憶諸侄》 宋·陳允平
萬里經年別,臨分手重攜。
地寒冬氣早,家遠暮云低。
有信秋憑雁,無眠夜聽雞。
滿懷霜露感,不隔故山西。
687
《芝山》 宋·陳允平
春風幾樹石楠開,誰采靈芝去不回。
彭蠡水分雙港落,匡廬云度五峰來。
鐘沉古寺僧初定,月墮長松鳥自哀。
堪嘆昔人攜酒地,斷碑無主臥蒼苔。
688
《題金粟洞》 宋·胡仲弓
名山洞府三十六,若擬帽峰猶未足。
有人曾此坐丹爐,有人曾此安碁避。
一朝悟道歸去來,依舊紫云鎖林屋。
武榮賈客來洛陽,手攜尺書叩巖谷。
689
《談星林漢留求詩》 宋·胡仲弓
君貧賣術我賣文,君貧似我貧一分。
君挾天盤走湖海,我攜破硯登青云。
兩窮相值君莫笑,賣文有時饑可療。
天邊一點少微星,會與太陽來合照。
690
《寄丘釣磯》 宋·蒲壽宬
高丘遠望海,秋思窮渺瀰。
苦吟有鬼泣,直鉤無人知。
有時卷龜殻,箕踞蛤蜊。
落日明云霞,狂風舞蛟螭。
691
《次韻郭梅邊湯孤松見寄》 宋·趙文
杜門卻掃馮敬通,何人載酒暖此翁。
晝長書罷啼鳥寂,山水似我清而窮。
山僧攜來兩詩卷,筆勢迅疾如追鋒。
漁歌風斷郭功父,碧云暮合湯休公。
694
《冷翠閣與秋巖同賦》 宋·董嗣杲
笑攜琴冊上崑崙,分坐溪頭蘚石根。
崖樹有霜飛老葉,野泉無雨落秋痕。
幾番閒借樵人屐,何許追尋隱者門。
多種杏花依此住,要知董奉得仍孫。
696
《送彭秀才南游》 唐·徐鉉
問君孤棹去可之,玉笥春風楚水西。
山上斷云分翠靄,林間晴雪入澄溪。
琴心酒趣神相會,道士仙童手共攜。
他日時清更隨計,莫如劉阮洞中迷。
698
《蘇幕遮 贈于道友》 元·王哲
要修行,須發憤。
除了憂愁,破盡情懷悶。
□仗慧刀揮五蘊。
劈開雙關,穩穩成三分。
沒商量,休廝問。
只把前篇,日日頻搬運。
好向家中搜土糞。
撥見明珠,攜入清涼郡。
699
《月中仙 自詠》 元·王哲
自問王三,你因緣害風,心下何處。
怡顏獨哂,為死生生死,最分明據。
轉令神性悟。
更慵羨、我夸五褲。
700
《長思仙》 元·馬鈺
紫芝湯。
紫芝湯。
一遍煎時一遍香。
一杯萬事忘。
神砂湯。
神砂湯。
服罷主賓分兩廂。
攜云現玉皇。
* 關于分攜的詩詞 描寫分攜的詩詞 帶有分攜的詩詞 包含分攜的古詩詞(7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