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分取的詩詞(1061首)

    21 《虞美人·一杯薄酒休辭醉》 元·元好問

    一杯薄酒休辭醉。
    愿一千二百歲。
    白云長伴此身閑,桂月蘋風,分取□壺天。
    鵲爐香□黃金尾。
    庭院生秋意。
    倒傾銀漢作流霞。
    勝看蟠桃,碧

    22 《送宋澥處士之長安》 宋·王禹偁

    簪笏盈門獨紉蘭,臥龍潛在八龍間。
    鴒原任說朝賢貴,鶴氅惟稱處士閑。
    靜按仙經燒大藥,狂挨僧壁畫遙山。
    老郎見作歸休計,分取圭峰并掩關。

    23 《八詠詩 霜來悲落桐》 南北朝·沈約

    悲落桐。
    落桐早霜露。
    燕至葉未抽。
    鴻來枝已素。

    24 《和趙積中白蓮三首》 宋·王之道

    恥同流輩弄胭脂,一樣新裁雪白衣。
    何日與君攜酒去,兩般分取載將歸。

    25 《題宋器之煙波圖》 宋·程公許

    萬頃煙波一釣翁,玄真心事偶相同。
    平生我亦輕軒冕,分取苕溪半席風。

    26 《和景韓贈子敬示章韻》 宋·程公許

    艷冶昭陽妃,嬌好浣妙女。
    盛時一轉盼,零落委黃土。
    彼姝秋胡婦,真節甘獨守。
    煒煒編簡上,芳聲乃持久。

    27 《汎錦池霞川呈張以道二首》 宋·張镃

    戲選嬋娟結伴來,畫橋低處側鸞釵。
    媧簧靜試醒忪響,魯酒聊傾曠蕩懷。
    萬事亦須從使便,百年無過任天排。
    憐君近許同心友,分取湖光到竹齋。

    28 《題智門宣弟不擊舟》 宋·釋寶曇

    故著青山盡底圍,直疑掛起片帆飛。
    好風忽送潮聲近,啼鳥相呼樹影歸。
    老去六窗誰是伴,頹然一幾自忘機。
    我初不作京華夢,分取松枝對客揮。

    29 《送分司陳郎中只召直史館重修三圣實錄》 唐·劉禹錫

    蟬鳴官樹引行車,言自成周赴玉除。
    遠取南朝貴公子,重修東觀帝王書。
    常時載筆窺金匱,暇日登樓到石渠。
    若問舊人劉子政,如今白首在南徐。

    30 《八分羊》 唐·史鳳

    黨家風味足肥羊,綺閣留人漫較量。
    萬羊亦是男兒事,莫學狂夫取次嘗。

    31 《惜分飛》 宋·趙子發

    數點雨聲驚殘暑。
    簾外秋光容與。
    重換熏爐炷。
    漸低羅幕香成霧。
    今夜夜涼情幾許。
    莫向屏山取取。
    卻笑陽臺女。
    楚人空□高唐賦。

    32 《水調歌頭·采取鉛須密》 宋·夏元鼎

    采取鉛須密,誠意辨妍媸。
    休教錯認,奪來鼎內及其時。
    二物分明真偽,一得還君永得,此事契天機。
    記取元陽動,妙用在虛危。

    33 《步蟾宮·坎離乾兌分子午》 唐·呂巖

    坎離乾兌分子午。
    但認取、自家宗祖。
    煉甲庚、更降龍虎。
    地雷震動山頭雨。
    要澆灌、黃芽出土。
    有人若問是誰傳,但說道、先生姓呂。

    34 《望江南·分明道》 元·李真人

    分明道,不離黑鉛中。
    領取五行尋藥體,五行之內覓金公。
    法象在參

    35 《澤卿示蘭亭考作蕭翼取蘭亭辭》 宋·黃疇若

    長廊睥睨來者誰,出門解后渠得知。
    不言使者求遺書,只言浴繭當及時。
    從容與語益款洽,論到翰墨尤瑰奇。
    山僧技養不自禁,稍出修禊蘭亭詞。

    36 《二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韻得三字佛龕多題名韋獨》 宋·李薰

    野寺依絕壁,化身滿諸龕。
    后前莽難測,千億紛相參。
    妙斬謝斤斧,高樓軼煙嵐。
    旁行栗危棧,俯{左日右敢}驚深潭。

    37 《分題得癭林壺》 宋·呂公著

    天地產眾材,任材謂之智。
    棟桷與楹杙,小大無有棄。
    方者以矩度,圓者中規制。
    嗟爾木之癭,何異肉有贅。

    38 《俞舜俞作墨梅八軸皆取古人詩句請余賦之》 宋·沈繼祖

    天生萬物俱森羅,詩人于梅詩獨多。
    不言成蹊桃與李,何敢當此不類歌。
    由來畫中有新詩,俞君造次以筆追。
    渾然莫知詩畫異,手與心猶不自知。

    39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40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 關于分取的詩詞 描寫分取的詩詞 帶有分取的詩詞 包含分取的古詩詞(10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