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分世路的詩詞(442首)
361
《月波樓詠懷》 宋·王禹偁
郡城無大小,雉堞皆有樓。
其間著名者,不過十數州。
吹簫事遼敻,仙跡難尋求。
庾公在九江,締構何風流。
362
《戴秀巖》 宋·劉克莊
茲巖視諸峰,厥狀尤崢嶸。
舊為碧蘚封,新有朱棧橫。
縻腰尚恐墜,束炬劣可行。
外狹中乃寬,始單間俄忽明。
363
《題崇山》 宋·陳與義
短蓬如鳧鷖,載我萬斛愁。
試登山上亭,卻望沙際舟。
世故莽相急,長江去悠悠。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365
《寄高子厚》 宋·洪咨夔
盤隱門下客,流落余兩個。
我故稔子窮,子亦諒我懦。
稚松高未尺,早望屋脊過。
小蓮出才寸,便雀車輪大。
368
《龜山夜泊書事》 宋·蔡襄
十月淮水平,瑩凈鋪寒簟。
浴日弄凈光,涵山碎青點。
開帆直千里,快去曾非漸。
盲風半作勢,怒浪立呈險。
369
《序賓亭》 宋·蔡襄
師律先憂寄,朝家此得人。
門庭環劍佩,胸膽貫星辰。
今已閒戎略,疇能卜宴申。
樓高休暇日,臺逈厭登春。
370
《和和承制見贈》 宋·邵雍
自度無能處世間,經冬經夏掩柴關。
青云路穩無功上,翠竹叢疏有分閑。
猶許艷花酬素志,更將佳酒發酡顏。
年來老態非常甚,長懼英才未易攀。
372
《和孫舍人重過陜下二首》 宋·魏野
一種分符兩種榮,朱衣院吏引紅旌。
全家首赴酂侯鎮,半路重過召伯城。
迎步綺羅無舊態,隨軒絲竹有新聲。
野人相見忻還愧,為愛交情似世情。
373
《游麻姑山》 宋·曾鞏
軍南古原行數里,忽見峻嶺橫千尋。
誰開一徑破蒼翠,對植松柏何森森。
危根自迸古崖出,老色不畏莓苔侵。
修竹整整儼朝士,下蔭石齒明如金。
374
《庭木》 宋·曾鞏
庭中有佳樹,清影四面垂。
往往風雨夜,蛇龍此投依。
留之待鸞鳳,未許燕雀窺。
誰謂烏鳥惡,安巢最高枝。
375
《抱膝庵》 宋·李呂
青山不世情,終日獨我顧。
修竹歲寒姿,不受纖塵污。
開窗寄數椽,良以二者故。
出門欲求益,擿埴未識路。
376
《多病》 宋·李呂
守靜偏多病,爭先素不能。
材非經世具,分合出家僧。
利路防深穽,窮居任曲肱。
息交休擾擾,藏拙要儚儚。
377
《送王東鄉歸天臺》 宋·劉過
千巖萬壑天臺路,一日分為兩日程。
事可語人酬對易,面無慚色去留輕。
放開筆下間風月,收斂胸中舊甲兵。
世事看來忙不得,百年到手是功名。
378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379
《北上感懷》 明·劉基
倦鳥思一枝,櫪馬志千里。
營營勞生心,出入靡定止。
伊余朽鈍材,懶拙更無比。
才疏乏世用,嗜僻惟書史。
380
《七夕》 宋·強至
七月七日暑氣徂,此夕何夕樂且娛。
世傳牽牛會織女,雨洗云路迎霞車。
初因烏鵲致語錯,經歲一會成闊疏。
牛女怒鵲置諸罪,拔毛髠腦如鉗奴。
* 關于分世路的詩詞 描寫分世路的詩詞 帶有分世路的詩詞 包含分世路的古詩詞(4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