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分不曉的詩詞(650首)

    61 《登無為冠鰲亭分韻得山字》 宋·李流謙

    岱嵩拆裂滄溟翻,驚魂去干呼復還。
    故人勸我勉自寬,圣貴揚名懲毀殘。
    十生導師超物先,誓言一拜蠲冤煩。
    曉暾破霽山云搴,匹馬弄袖風翩翩。

    62 《送趙編修知眉州分韻登字》 宋·魏了翁

    炎煒爍穹昊,火云助其烝。
    冠巾拂塵土,庭戶喧蟁蠅。
    便面不停舉,況欲填吾膺。
    其間寂寞人,隨念生涼冰。

    63 《曉枕追記山梅》 宋·衛宗武

    高眠紙帳思無塵,只憶冰花入夢頻。
    斜倚溪山獨標致,明分霜月倍精神。
    瑞才六出先呈臘,香壓群芳不敢春。
    今古騷翁題不盡,孤山續筆屬何人。

    64 《金剛隨機無盡頌·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宋·釋印肅

    緣岸嚴陵釣,半夜守天曉。
    及至日頭紅,未免隨他照。

    65 《天津曉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 唐·竇牟

    萬乘西都去,千門正位虛。
    鑿龍橫碧落,提象出華胥。
    望幸宮嬪老,迎春海燕初。
    保厘才半仗,容衛盡空廬。
    要自詞難擬,繇來畫不如。
    散郎無所屬,聊事穆清居。

    66 《和門下武相公春曉聞鶯》 唐·王建

    侵黑行飛一兩聲,春寒囀小未分明。
    若教更解諸馀語,應向宮花不惜情。

    唐詩三百首山水抒情

    67 《贈戍兵》 唐·韋莊

    漢皇無事暫游汾,底事狐貍嘯作群。
    夜指碧天占晉分,曉磨孤劍望秦云。
    紅旌不卷風長急,畫角閑吹日又曛。
    止竟有征須有戰,洛陽何用久屯軍。

    68 《惜分飛(富陽水寺秋夕望月)》 宋·毛滂

    山轉沙回江聲小。
    望盡冷煙衰草。
    夢斷瑤臺曉。
    楚云何處英英好。
    古寺黃昏人悄悄。
    簾卷寒堂月到。
    不會思量了。
    素光看盡桐陰少。

    69 《霜天曉角(詠梅)》 宋·趙長卿

    香來不歇。
    誰把南枝折。
    的礫疏花初破,都因是、夜來雪。
    清絕。
    十分絕。
    孤標難細說。
    獨立野塘清淺,誰作伴、空夜月。

    70 《霜天曉月》 宋·韓玉

    竹籬茅屋。
    一樹扶疏玉。
    客里十分清絕,有人在、江南北。
    佇目。
    詩思促。
    翠袖倚修竹。
    不是月媒風聘,誰人與、伴幽獨。

    71 《挽趙秋曉》 宋·梅時舉

    蟾宮年少夢成非,橋梓空分桂一枝。
    酒圣詩狂唐太白,筆精墨妙晉羲之。
    商山早隔人間世,男子不成天下奇。
    聞道寶安埋玉樹,一航秋雨寄相思。

    72 《和歐陽永叔送龍學赴陜府酌飲贈別》 宋·吳奎

    陜郡太守來告別,翰林主人為置酒。
    急喚尋常詩酒伴,要夸此會為難有。
    席間騁辯何快哉,恰似縱丸臨坂走。
    詼諧往往笑絕倒,同異地時瞋掉手。

    73 《橫溪堂春曉二首》 宋·虞似良

    田塍常滿雨常余,綠遍溪南我獨無。
    珍重天公不遺物,也分余潤到昌蒲。

    74 《分題得金山曉鐘送金瓚歸婁東》 明·王貞慶

    孤剎天心起,疏鐘月下鳴。
    沉沉催曙色,隱隱帶潮聲。
    近渚鷗群散,空林鶴夢驚。
    扁舟有歸客,欹枕不勝情。

    75 《曉過黃山書所見》 明·易恒

    海門日出破江昏,潮入中流砥柱分。
    白石不消千古雪,亂鷗忽起半沙云。
    香粳紅粟來吳餉,犀甲戈船到水軍。
    最是黃山風水闊,莫教吹笛惱龍君。

    76 《十二月十七日夜坐達曉寄子由》 宋·蘇軾

    燈燼不挑垂暗蕊,爐灰重撥尚余薰。
    清風欲發鴉翻樹,缺月初升犬吠云。
    閉眼此心新活計,隨身孤影舊知聞。
    雷州別駕應危坐,跨海幽光與子分。

    77 《春曉三首》 宋·楊萬里

    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盡十分。
    不必開窗索花笑,窗隔花影也欣欣。

    78 《書初涼夜至將曉:{靈壽寺作}》 宋·張耒

    秋房燈火清,人語久已寂。
    城遠不聞更,警柝鳴未息。
    橫參已入地,斗柄當天直。
    乃知三更中,市廛已寂歷。

    79 《喜遷鶯·欲調真息》 宋·無名氏

    欲調真息。
    論根源參到,生前實際。
    氣是心兮,神為氣主,心動神氣分離。
    心寧子母相抱,意定自成真液。

    80 《掛金索·奉勸人人》 宋·無名氏

    奉勸人人,一一聽分訴。
    不曉陰陽,怎知修行路。
    始初下手,煉就鉛汞體。
    自有龜蛇,引入曹溪路。

    * 關于分不曉的詩詞 描寫分不曉的詩詞 帶有分不曉的詩詞 包含分不曉的古詩詞(6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