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鑿破的詩詞(131首)

    21 《山中雜詩》 宋·程炎子

    昆侖初鑿破,大巧奪天真。
    竹鎖三更月,桃酣幾度春。
    山空聞鶴唳,溪遠卜鷗鄰。
    為拂留題石,松搖露滴身。

    22 《□□庚午春之七日前成都通川陵陽程遇孫艤東》 宋·程遇孫

    春風吹客舟,沙際初倚柁。
    懷人愛其屋,木杪危若墮。
    欣于太守游,江色清照坐。
    當年紹述議,洛黨亦奔播。

    23 《留師崇法院》 宋·丁寶臣

    瀕湖三寺倚崢嶸,梵剎相高對縣城。
    樓殿盡知隨處盛,水林獨愛此中清。
    翦開木末檐牙出,鑿破巖腰磴道成。
    悟得祖師心印法,禪僧遙指塔燈明。

    24 《群玉山》 宋·董居誼

    經臺石磴郁深幽,曲折中藏自一邱。
    鑿破藩籬都是路,從今任是泳人游。

    25 《定泉井》 宋·高頤

    方師鑿破天地髓,碧龍吹出冰霜寒。
    一泓清澄絕泥滓,萬竅號勛無波瀾。
    倒海翻江俱是幻,貯風留月得真觀。
    我來酌飲冷徹骨,飄飄此身在霄漢。

    26 《溪居》 宋·郭忠謨

    鑿破青山骨,初營數畝丘。
    泉分幽竇乳,峽束大江流。
    漁唱來花徑,山光落釣舟。
    沙鷗驚笑語,片片起滄洲。

    27 《文昭園聞提壺有感》 宋·何承矩

    馬家公子好樓臺,鑿破青山碧沼開。
    啼鳥不知人事變,數聲猶傍水邊來。

    28 《題道巖二十韻》 宋·黃誥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來遺我仙巖圖。
    一堆盤石東西向,鑿破混沌中心虛。
    欲知地面深且廣,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爐。

    29 《隱潭》 宋·郟修輔

    在昔知何人,鑿破青山骨。
    飛泉直下來,千尺瀉倏忽。
    兩壁蒼翠間,一陣風雷突。
    傍無塵埃蹤,中有蛟龍窟。
    寒氣不可向,猛勢豈能屈。
    安得當旱年,為霖濟群物。

    30 《小洞天》 宋·毛奎

    豐登少公事,時得訪林泉。
    鑿破蓬丘島,潛通小洞天。
    巖瞻橫北面,釣隱近西偏。
    縹緲云藏閣,依稀石似船。

    31 《西山翠巖聯句》 宋·潘興嗣

    蒼龍夭矯西山來,鑿破明珠成碧岫。
    何人架空起樓閣,地靈不敢藏馀秀。
    鎖窗云重衣巾潤,梳木風清肌骨透。
    客來一夜與僧談,氣覺浩然充宇宙。

    32 《古歌贈巖主喜公》 宋·陶羽

    喜公心眼如有靈,善擇此巖來構扃。
    崖根踏碎暮煙碧,洞門鑿破蒼苔青。
    交加亂石虎狼墜,縱橫怪木龍蛟形。
    其間可以松蘿招隱,云霞放情。

    33 《雜詩四首》 宋·王中立

    獨跨蒼虬下太清,春風萬里月華明。
    因君感激為君說,鑿破天機我也驚。

    34 《月泉》 宋·周仲卿

    石罅玉為髓,月梭金作棱。
    蒼苔誰鑿破,白雪自堅凝。
    穿豈太山霤,清于萬壑冰。
    此中無六月,門外氣如蒸。

    35 《題毛巔嶺》 宋·竺大本

    鑿破巖崖砥樣平,要令民旅得通行。
    為君題作毛巔嶺,留取毛巔千古名。

    36 《與正輔游香積寺》 宋·蘇軾

    越山少松竹,常苦野火厄。
    此峰獨蒼然,感荷佛祖力。
    茯苓無人采,千歲化琥珀。
    幽光發中夜,見者惟木客。

    37 《題梅嶺云封四絕》 宋·戴復古

    鑿破青山兩壁開,石頭路上踏成埃。
    梅花自與白云笑,幾見夷齊出嶺來。

    38 《離堆行》 宋·范成大

    殘山狠石雙虎臥,斧跡鱗皴中鑿破
    潭淵油油無敢唾,下有猛龍跧鐵鎖。
    自從分流注石門,西州粳稻如黃云。
    刲羊五萬大作社,春秋伐鼓蒼煙根。

    39 《自詒》 宋·陸游

    一廛東近會稽城,鑿破煙蕪俋俋耕。
    上藥養神非近效,善言銘座要躬行。
    論書尚欲心先正,學道寧容氣不平?天付吾儕元自足,滿園春薺又堪烹。

    40 《讀易》 宋·陸游

    揖遜干戈兩不知,巢居穴處各熙熙。
    無端鑿破乾坤秘,禍始羲皇一畫時。

    * 關于鑿破的詩詞 描寫鑿破的詩詞 帶有鑿破的詩詞 包含鑿破的古詩詞(13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