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擊應的詩詞(298首)

    181 《送河東提刑張太博》 宋·范仲淹

    憶守姑蘇日,見君已驚人。
    翩翩幕中畫,落落席上珍。
    強記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領西帥,密與羌夏鄰。

    182 《導引·綿區浹宇》 宋·無名氏

    綿區浹宇,三萬里封疆。
    躬稼穡重光。
    神宗昔舉殊尤禮,今復睹吾皇。
    先農祀罷東郊曉,玉趾染游場。

    183 《范饒州夫人挽詞二首》 宋·梅堯臣

    君子喪良偶,拊棺哀有余。
    莊生慚擊缶,潘岳感游魚。
    夕苑凋朱槿,秋江落晚蕖。
    猶應思所歷,入室淚漣如。

    184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宋·梅堯臣

    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185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五牧笛》 宋·梅堯臣

    牧人樂下牧,背騎吹短笛。
    聲穿吳云低,韻入楚梅的。
    誰嗟苦調急,自與幽意寂。
    應同堯時民,歌將土壤擊。

    186 《晚泊觀斗雞》 宋·梅堯臣

    舟子抱雞來,雄雄跱高岸。
    側行初取勢,俯啄示無憚。
    先鳴氣益振,奮擊心非愞。
    勇頸毛逆張,怒自眥裂盰。

    187 《答衍師見贈》 明·高啟

    衍師本儒生,眉骨甚疏峭。
    軒然出人群,快若擊霜鷂。
    早嘗垂長紳,挾冊誦周邵。
    欲陳興壞端,往應乞言詔。

    188 《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 明·高啟

    八月望夜天如藍,海色卷霧山收嵐。
    玉盤元沉龍窟底,忽起萬丈誰能探。
    初來空中光尚濕,霜娥寒鬢風旂嵒。
    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氣秋相涵。

    189 《憶昨行寄吳中諸故人》 明·高啟

    憶昨結交豪俠客,意氣相傾無促戚。
    十年離亂如不知,日費黃金出游劇。
    狐裘蒙茸欺北風,霹靂應手鳴雕弓。
    桓王墓下沙草白,仿佛地似遼城東。

    190 《笙磬同音詩》 宋·王禹偁

    鼓箕名本異,拊石意何同。
    吹擊雖殊致,聲音忽暗通。
    誰將嶰谷韻,潛合泗濱風。
    莫問補天主,休尋入海工。
    鳳鳴應不辨,獸舞自難窮。
    古樂何人會,須知政在中。

    191 《用強甫蒙仲韻十首》 宋·劉克莊

    絕無上足擔簦至,僅有長須荷鍤從。
    乍可沙邊狎蟲鳥,誰能池上送夔龍。
    入耆英社老能幾,舉力田科今不逢。
    翠管檀槽方迭奏,未應考擊到編鐘。

    192 《送方善夫赴鷺洲山長二首》 宋·劉克莊

    奎畫煌煌天上來,遙知擊馬向堂階。
    官銜怪得清如許,文館雖然冷亦佳。
    尚論鄉先宜合祀,舊傳潮學各分齋。
    未應久作諸侯客,帝有薰琴待汝諧。

    193 《次韻庾使左史中書行部二首》 宋·劉克莊

    朝回暖律變嚴冬,應念閩風與蜀同。
    叢棘冤皆為洗雪,發棠惠遍及饑窮。
    冰寒吏膽照天燭,泉涌詩腸飲潤虹。
    帝遣二星臨七聚,不妨擊壤和元豐。

    194 《寄信守徐穉山侍郎》 宋·曾幾

    歸去來兮莫問津,有船即買擊江濱。
    自應一學陶元亮,不用更呼祁孔賓。
    已卜春前春后日,重尋水北水南人。
    使君為我新茅棟,數有書來意甚真。

    195 《汪{左山右客}仁教授即官舍作齋予以獨冷名之》 宋·曾幾

    昔君困虀鹽,蓬首窗下讀。
    秋螢屢乾死,明月以為燭。
    麻衣肘欲穿,才換一袍綠。
    豈知冷淡債,十載償未足。

    196 《端午帖子·皇后閣》 宋·周必大

    筒黍嘗思時獻稑,彩絲擊處憶親蠶。
    女紅躬儉今猶昔,應有詩人賦二南。

    197 《夜聽搗衣詩》 南北朝·庾信

    秋夜搗衣聲。
    飛度長門城。
    今夜長門月。
    應如晝日明。

    198 《寄懷壽光主簿四叔父》 宋·晁補之

    我初就學首未冠,叔父不以童兒看。
    我今生年二十一,叔父晚作東州官。
    側身西望不得見,淚下兩臉何丸瀾。
    青春白日不照貧士屋,使我四壁長年寒。

    199 《山坡陀辭》 宋·晁補之

    山坡陀兮下屬江,勢崖絕兮濤波所蕩如頹墻。
    松郁律兮其高百尺,旁枝虬鶩葛虆之。
    仰不見日兮之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以吾之書隨。
    邈余望兮水中汦,頎然而長者黃冠兮羽衣。

    200 《出都寄二蘇》 宋·毛滂

    近年好語開蹙額,廊廟主人還稷契。
    諸葛亮公彙進民所懷,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隨類舉皆可觀,

    * 關于擊應的詩詞 描寫擊應的詩詞 帶有擊應的詩詞 包含擊應的古詩詞(2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