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擊子的詩詞(722首)
682
《送林荊州歸蓬萊》 宋·釋紹曇
蓬萊山翁抱仙骨,穩跨長鯨游八極。
玉壺深貯海山云,十載窮幽歸未得。
年業骨蛻壺倒空,長鯨又化為蒼龍。
了無一物可依倚,卷舒出沒云無蹤。
683
《聽叫居親求語》 宋·釋紹曇
幼把儒冠颺壁根,朅來巾侍乳峰僧。
吟詩清苦規寒子,舂確辛勤慕老能。
錦鏡閑看花瑣碎,瀑崖戲擊玉棱層。
惜分陰語宜鞭策,望汝來挑暗室燈。
685
《有適》 宋·釋文珦
破屋無兄弟,拙者所棲息。
衡門未嘗啟,聲利詎能迫。
資身不求備,百事遂省力。
糞埽皆可衣,草木皆可食。
686
《秋日紀感》 宋·釋行海
聞雞擊楫舊英雄,何處山河是洛中。
龜土坼煙秋望雨,兔輪生暈夜占風。
醾蕪只為王孫綠,菡萏難勝越女紅。
今日最憐羊叔子,韃塵同污鹿門翁。
689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690
《洪鐘歌》 宋·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
691
《行童搬土》 宋·釋印肅
童子聚沙為佛塔,而今搬土豈無功。
忽然覺后知非土,當處回頭識本宗。
老僧念你善根微,所以教伊不失時。
朝歌暮擊三摩地,不久迷開解我機。
692
《造袁州浮橋語》 宋·釋印肅
普庵教化修浮橋,信心自肯大豐饒。
解脫皆因不思議,度人無量永趙遙。
秀江千古源何極,非干今日與明朝。
一生補處誰知有,萬德咸歡寂體寥。
693
《謝通講師五偈》 宋·釋正覺
得得客來窺大方,松間目擊揖歸堂。
秋橫兩眼瞳人碧,云擁三衣梔子香。
奪席胸襟君隗礧,愕鄰須發我滄浪。
竹床相對夜深語,河漢濯磨星斗光。
694
《頌一百則》 宋·釋重顯
泥佛不度水,神光照天地。
立雪如未休,何人不雕偽。
金佛不度爐,人來訪紫胡。
牌中數箇字,清風何處無。
木佛不度火,常思破灶墮。
杖子忽擊著,方知辜負我。
696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孟春猶寒,終而復始。
釋迦老子是擊驢橛,一大藏教是破故紙。
如我按指,海印發光。
汝暫興心,塵勞先起。
697
《偈頌十四首》 宋·釋宗杲
無諸比丘名近悅,為母王氏請普說。
妙喜便登曲錄床,忉忉怛怛恣饒舌。
從來法本離言詮,不假思量與分雖。
說甚地獄及天堂,四圣六凡俱泯絕。
698
《書事》 宋·舒岳祥
倚徙白頭杖,哀傷赤子兵。
斜封今不用,直指近方行。
商鞅何妨徇,桑羊儘可烹。
擊蒙須用此,盡箠惜刑輕。
699
《巖間宴坐》 宋·舒岳祥
蛩泣草根露,鶴鳴松頂風。
標格既有異,音韻那能同。
我家水石村,圓月出中峰。
樵子時往還,野客多仙蹤。
700
《緣識》 宋·宋太宗
春色春兮景媚妍,薰風暖潤物華鮮。
上林花結和香霧,絮壓輕輕軟似綿。
寰中運啟大平年,文武須精百藝全。
弄影馬驕難控勒,龜茲韻雅奏釣天。
* 關于擊子的詩詞 描寫擊子的詩詞 帶有擊子的詩詞 包含擊子的古詩詞(7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