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出貢的詩詞(234首)
82
《上吏部崔相公》 唐·薛逢
龍門曾共戰驚瀾,雷電浮云出浚湍。
紫府有名同羽化,碧霄無路卻泥蟠。
公車未結王生襪,客路虛彈貢禹冠。
今日壚錘任真宰,暫回風水不應難。
邊塞愛國
83
《雜諷九首》 唐·陸龜蒙
紅蠶緣枯桑,青繭大如甕。
人爭捩其臂,羿矢亦不中。
微微待賢祿,一一希入夢。
縱操上古言,口噤難即貢。
84
《感懷投時相》 唐·鄭谷
非才偶忝直文昌,兩鬢年深一鏡霜。
待漏敢辭稱小吏,立班猶未出中行。
孤吟馬跡拋槐陌,遠夢漁竿擲葦鄉。
丞相舊知為學苦,更教何處貢篇章。
85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87
《送薛大夫和蕃》 唐·無名氏
戎王歸漢命,魏絳諭皇恩。
旌旆辭雙闕,風沙上五原。
往途遵塞道,出祖耀都門。
策令天文盛,宣威使者尊。
澄波看四海,入貢佇諸蕃。
秋杪迎回騎,無勞枉夢魂。
88
《五言送李侍御聯句》 唐·顏真卿
吾友駐行輪,遲遲惜上春。
——顏真卿
東西出餞路,惆悵獨歸人。
——皎然
歡會期他日。
驅馳恨此身。
——張薦
須知貢公望,從此愿相因。
——李崿
89
《送顧處士歌》 唐·皎然
吳門顧子予早聞,風貌真古誰似君。
人中黃憲與顏子,物表孤高將片云。
性背時人高且逸,平生好古無儔匹。
91
《詠茶十二韻》 唐·齊己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92
《荊州貫休大師舊房》 唐·齊己
疏篁抽筍柳垂陰,舊是休公種境吟。
入貢文儒來請益,出官卿相駐過尋。
右軍書畫神傳髓,康樂文章夢授心。
銷得青城千嶂下,白蓮標塔帝恩深。
95
《蚊對》 明·方孝孺
天臺生困暑,夜臥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適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驚寤,以為風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聞有飛鳴聲,如歌如訴,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撲股面。
辭賦精選諷刺
96
《水調歌頭》 宋·夏元鼎
盡性之道。
愿方為世唾棄,曷能明子貢不傳之旨。
荷來誠既切,竟以誕圣于北方壬癸之位,為水調一詞以謝,并呈鄉人趙撫干季清、周提干達道,幸反求之有余師矣
三三乾妙畫,佑圣誕彌辰。
97
《荊軻刺秦王》 兩漢·劉向 編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高中文言文歷史故事
99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00
《后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唐·韓愈
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
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發。
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奸邪讒佞欺負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賓貢,天災時變、昆蟲草木之妖皆已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風俗皆已敦厚,動植之物、風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鳳龜龍之屬皆已備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憑叔父之親,其所輔理承化之功又盡章章如是。
其所求進見之士,豈復有賢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賢于周公而已,豈復有賢于時百執事者哉?豈復有所計議、能補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聞見,思慮有所未及,以負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古文觀止書信抒憤
* 關于出貢的詩詞 描寫出貢的詩詞 帶有出貢的詩詞 包含出貢的古詩詞(23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