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出血的詩詞(525首)

    361 《和謝公定征南謠》 宋·黃庭堅

    傳聞交州初陵梁,東連五溪西氐羌。
    軍行不斷蠻標盾,謀主皆收漢畔亡。
    合浦譙門腥血沸,看興城下白骨荒。
    謀臣異時坐致寇,守臣今日愧苞桑。

    362 《虎號南山》 宋·黃庭堅

    一章
    虎號南山,北風雨雪。
    百夫莫為,其下流血。
    相彼暴政,幾何不虎。

    363 《苦寒作》 元·王冕

    昨日風寒枯木折,今日五更霜似雪。
    河伯泉仙驚怪言,凍殺深潭三足鱉。
    南海一平行太輿,五尺之冰千古無。
    珊瑚樹死日色薄,老翁破凍叉僵魚。

    364 《劍歌行次韻》 元·王冕

    先輩匣中三尺水,斬蛟曾入吳潭里。
    提歸未肯策奇勛,軒冕泥涂真戲耳。
    雞林削鐵不足比,昆吾百煉安可齒?淬花不瑩□鵜膏,掉鞘卻敲鸞鳳髓。
    憶昔破敵如破竹,帶霜飛渡桑乾曲。

    365 《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 宋·司馬光

    今秋少雨冬不雪,麥寄浮埃根欲絕。
    圣主焦心閔萬民,負扆不怡常膳撤。
    詔書朝下遍九州,岳瀆百神俱禱求。
    西都留守虔群命,促駕不敢須臾留。

    366 《入塞》 宋·司馬光

    萬騎入榆關,皋蘭苦戰還。
    摧鋒佩刀缺,蹋血馬蹄殷。
    鐃吹來風外,牛羊出霧間。
    須知沙塞惡,壯士變衰顏。

    367 《景福東廂詩·觀試騎射》 宋·司馬光

    閶闔風正清,觚棱日初媚。
    材雄集便殿,玉座親臨視。
    三河俠少兒,初識天子貴。
    天山汗血騮,蹀躞金環轡。

    368 《和劉原父澄心紙》 宋·歐陽修

    君不見曼卿子美真奇才,久已零落埋黃埃。
    子美生窮死愈貴,殘章斷◇如瓊瑰。
    曼卿醉題紅粉壁,壁粉已剝昏煙煤。
    河傾昆侖勢曲折,雪壓太華高崔嵬。

    369 《白發喪女師作》 宋·歐陽修

    吾年未四十,三斷哭子腸。
    子割病莫忍,屢痛誰能當。
    割腸痛連心,心碎骨亦傷。
    出我心骨血,灑為清淚行。
    淚多血已竭,毛膚冷無光。
    自然須與鬢,未老先蒼蒼。

    370 《鬼車》 宋·歐陽修

    嘉佑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無光月不出。
    浮云蔽天眾星沒,舉手向空如抹漆。

    371 《薛侯馬》 宋·周邦彥

    薛侯俊健如生猱,不識中原生土豪。
    蛇矛丈八常在手,駱馬蕃鞍云錦袍。
    往屬嫖姚探虎穴,狐鳴蕭蕭風立發。
    短韉淋血斬將歸,夜斲堅冰濡馬渴。

    372 《沁園春·絕品龍團》 宋·無名氏

    絕品龍團,制造幽微,建溪路賒。
    向南山采的,蟾酥烏血,和合北海,七寶靈芽。
    時遇陽春,收歸*瓊室,碾磨搗、香塵膩水加。
    玉甌內,仗仙童手巧,烹出金花。

    373 《掛金索·三更里》 宋·無名氏

    三更里,陽生子母朝金闕。
    海底靈龜,吸盡金鳥烏血。
    一*綿綿,三關都透徹。
    萬道霞光,捧出西江月。

    374 《玉抱肚·若論玄妙》 宋·無名氏

    若論玄妙,聽周風一訣。
    把嬰兒姹女,木金間隔。
    從頭分別。
    先擒六賊三尸滅。

    375 《淚》 宋·梅堯臣

    平生眼中血,日夜自涓涓。
    瀉出愁腸苦,深於浸沸泉。
    紅顏將洗盡,白發亦根連。
    此恨古皆有,不須愚與賢。

    376 《涇尉徐絳於其廨得魯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 宋·梅堯臣

    顏公忠血化為碧,顏公奇筆留在石。
    十存三四復不完,完者椎模少棱壁。
    許昌斷碣稱最佳,已經田火侵鉤畫。
    今復涇山好事人,別識偶得從糞礫。

    377 《彼鴷吟》 宋·梅堯臣

    斷木喙雖長,不啄柏與松。
    松柏本堅直,中心無蠹蟲。
    廣庭木云美,不與松柏比。
    臃腫質性虛,圬蝎招猛觜。

    378 《送王巡檢之定海》 宋·梅堯臣

    休淬鸊鵜劍,休調鵲血弓。
    平時自壯大,何所立戰功。
    得兵不滿百,防寇滄海東。
    駕船如飛鶻,出入巨浪中。
    茍能勇於此,遇敵無廢忠。

    379 《楊公蘊之華亭宰》 宋·梅堯臣

    月徑千里大,中有神娥宮。
    宮旁種玉桂,柯葉垂瓏瓏。
    蝦蟆穴其根,出輒氣墨蒙。
    光魄縱復吐,血赤如頑銅。

    380 《謁雙廟》 宋·梅堯臣

    八月過宋都,泊舟雙廟側。
    永懷此忠良,遺烈傳碑刻。
    五位儼朝裾,千年同血食。
    當時多茍生,貴爵曾誰識。

    * 關于出血的詩詞 描寫出血的詩詞 帶有出血的詩詞 包含出血的古詩詞(5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