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出師年的詩詞(682首)

    441 《東方書生行》 宋·蘇轍

    東方書生多愚魯,閉門誦書口生土。
    窗中白首抱遺編,自信此書傳父祖。
    辟雍新說従上公,冊除仆射酬元功。
    太常弟子不知數,日夜吟諷如寒蟲。

    442 《代書寄趙宏》 宋·曾鞏

    憶承昨歲致書召,遂入江城同一笑。
    羸奴小馬君所借,出犯朝寒鞅頻掉。
    從來萬事固已拙,況乃病敦顏不少。
    去隨眾后已自枉,更苦世情非可料。

    443 《和仲巽荊州大雪》 宋·鄭獬

    黑云撲下一天雪,開簾正見花飄飖。
    淥樽覆案不能飲,緬懷白發同心交。
    拈毫竄紙聊自戲,不覺大語驚連鰲。
    呼兒謄本寄之去,豈敢有意夸雄豪。

    444 《送方元忠》 宋·鄭獬

    京師惡塵土,兩足沒至踝。
    狂風暴然作,塞天赤如赭。
    事牽或出門,復又無驢跨。
    垢汗黏透衣,留遲固不遐。

    445 《紀關隴》 宋·鄭剛中

    十載三光分,號令南北阻。
    四達禮義鄉,限礙成蠻楚。
    帝王豈無真,社稷固有主。
    欃槍不待射,避路過河滸。

    446 《靖康迎駕行》 宋·鄧肅

    女真作意厭人肝,揮鞭直視無長安。
    南渡黃河如履地,東有太行不能山。
    帝城周遭八十里,二十萬兵氣裂眥。
    旌旗城上亂云煙,腰間寶劍凝秋水。

    447 《次張益州芝草十二韻》 宋·李石

    紹興己卯武成廟,廟殿之棟三秀芝。
    學官奔走暨多士,日繞百匝不暫離。
    欲奏九重望恩幸,寒餓水火如切肌。
    先期到堂白宰相,宰相曰可甚易為。

    448 《挽沈提刑》 宋·李石

    金馬堂堂有陸沉,斯人出處可重尋。
    豸冠議論回天力,繡節平反念母心。
    一代師承無別派,百年朋舊托遺音。
    便當佳傳磨蒼翠,桐桂森然欲出林。

    449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450 《贈光孝益老》 宋·樓鑰

    鴒原鴻雁行,此理懸諸天。
    萬事可變滅,天性難推遷。
    顯菴幼出家,潔饑同玄蟬。
    一缽寄西東,悠悠經幾年。

    451 《代毛崇夫賀婦翁黃圮老生朝》 宋·樓鑰

    東都競風節,清裁稱巨賢。
    焱馳不自定,相與扶其顛。
    獨立黃徵君,道周性具全。
    辟舉既不就,言論亦無傳。

    452 《贈弟觀之王傳心館數語送行》 宋·陳著

    今日為何日,風雨春寒癡。
    吾心方惻惻,門外剝啄誰。
    謂我欲見兄,迎面三吁嘻。
    出語復梗塞,書擔行有期。

    453 《石鼓歌》 明·李東陽

    昔聞石鼓在太學,鼓形穹窿石犖嶨。
    髫年釋褐隨班行,未識研覃與揚搉。
    始官翰林歲分獻,晚以代祀觀尤數。
    我思古人不可見,健筆雄詞兩超卓。

    454 《送常德教趙君》 宋·方回

    岳陽州城危樓前,無地但有水與天。
    一點之青惟君山,四顧洶涌心茫然。
    吾嘗北風吹湖船,飛過洞庭一日間。
    高桅一昂摩日邊,及其一低如沉淵。

    455 《大石》 宋·袁說友

    困臥籃輿中,醒視人影直。
    伸頭起四望,不斷山環碧。
    羊腸路百轉,當面一蹲石。
    高廣不可際,隆重誰與匹。

    456 《和牧齋題沈石田奚川八景圖歌》 明·程嘉燧

    侍郎載歌奚川圖,后人諷歌如按圖。
    詩成相示勸之和,才盡氣索其如吾。
    枯腸無沈難飲墨,但恣夕歠還朝袴。
    迫來長句誰子敵,況當述祖詩格殊。

    457 《青龍招提歸一上人遠游吳楚別詩》 唐·岑參

    久交應真侶,最嘆青龍僧。
    棄官向二年,削發歸一乘。
    了然瑩心身,潔念樂空寂。
    名香泛窗戶,幽磬清曉夕。

    458 《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 唐·杜甫

    我之曾祖姑,爾之高祖母。
    爾祖未顯時,歸為尚書婦。
    隋朝大業末,房杜俱交友。
    長者來在門,荒年自糊口。

    459 《題段上人院壁畫古松》 唐·朱灣

    石上盤古根,謂言天生有。
    安知草木性,變在畫師手。
    陰深方丈間,直趣幽且閑。
    木紋離披勢搓捽,

    460 《送別沅泛》 唐·權德輿

    念爾強學殖,非貫早從師。
    溫溫稟義方,慥慥習書詩。
    計偕來上國,宴喜方怡怡。
    經術既修明,藝文亦葳蕤。

    * 關于出師年的詩詞 描寫出師年的詩詞 帶有出師年的詩詞 包含出師年的古詩詞(6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