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憑重的詩詞(767首)

    741 《遡蛺詩》 宋·鄧深

    臚言峽山天下奇,欲觀愁隔三千里。
    常恐因循孤此興,非假夤緣那得至。
    偶逢月湖起仕宦,正指夔門愁凋敝。
    忻然謂我便登陸陟。

    742 《讀放翁詩作》 宋·方回

    放翁六十二,起家守嚴陵。
    三稔即只召,禮闈直青綾。
    虛翁四十九,外補當兵興。
    七稔始受代,萬死脫怨憎。

    743 《次韻謝呂君見寄二首》 宋·方回

    鄂城未至客湓城,誰識惓惓欲見情。
    端肯寄書憑雁足,遙知求友認鶯聲。
    論心政愿投膠漆,臨路良難渡水罌。
    江海一生今老矣,待來重結歲寒盟。

    744 《與大受述之耕道游絕塵亭探韻得賦字》 宋·郭印

    人生合散多,罕與故人遇。
    今辰天氣佳,偶爾得清晤。
    況復臨江亭,一目萬景聚。
    晚煙乍晚滅,天遠重重樹。

    745 《謁翁丈四十韻》 宋·李處權

    之子儒林杰,斯文國士稱。
    詞章曹植擅,典故叔孫能。
    秉哲中逾曠,撝謙外匪矜。
    世家非冠玉,人物是壺冰。

    746 《答吳與幾二首》 宋·李復

    舊廬鄰通衢,先疇接近郊。
    居無風雨憂,歲免粒食勞。
    生理亦已愉,胸中胡郁陶。
    楹桷思丹刻,久厭處衡茅。

    747 《減字木蘭花慢 滕王閣》 宋·陸文圭

    九皋明月夜,跨一鶴赴仙都。
    聽佩玉鏘鳴,驂鸞小住,高閣憑虛。
    萋萋草生南浦,興未蘭、歸去東吳。
    笑指尊前二客,昨宵良會非歟。

    748 《高齋晚步》 宋·錢時

    上有鷹鹯下網羅,千重云水萬重波。
    安之若命心無慊,知者其天爾奈何。
    面面好山清凈供,聲聲幽鳥太平歌。
    憑誰寄語喬丞相,盡覺門中受用多。

    749 《懷安養》 宋·釋文珦

    凈土雖周遍,標方必在西。
    一心無彼此,九品自高低。
    久別情無奈,重旭路不迷。
    依憑法藏愿,名字欲先題。

    750 《送僧東歸》 宋·釋文珦

    今朝送君處,草色如許新。
    后會既難定,別愁那易陳。
    分手限吳越,煙波渺無津。
    云山更重疊,歸與何峰鄰。
    憑人問消息,或恐非其真。
    不如早重來。
    勿使山猿嗔。

    751 《山樓夜》 宋·釋文珦

    月滿面千重林壑,人憑一曲闌干。
    但詩覺衣襟徵潤,不知風露高寒。

    752 《與參徒辨事》 宋·釋印肅

    仲元亨老,殷勤圓凈。
    此中大事,雪曲高歌。
    騎白牛兒,漫空唱唱啰。
    這家也舂米,那畔爭打禾。

    753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善法堂前瑞氣新,天書來自九重城。
    唯憑一句無私語,上祝吾皇億萬春。

    754 《酬張常吉》 宋·舒岳祥

    憑誰詩寄我,溪水接流瓢。
    島瘦神空泣,韓豪骨未銷。
    閑眠重落葉,久坐到歸樵。
    予說逃名者,何當共寂寥。

    755 《緣識》 宋·宋太宗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揚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矚。
    法於天,象於地,

    756 《和丘與權秘校詠寶寄林成之進士》 宋·蘇頌

    天下豈無寶,此寶常曠乏。
    渾然肖天質,不與璆璠雜。
    萬產蓄精粹,百靈常護押。
    天王得而興,人事留豈盍。

    757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758 《寄李允蹈》 宋·孫應時

    相遇吳陵日,如登單父臺。
    了知心尚在,不忍首重回。
    明月人千里,春風酒一杯。
    緘詩憑驛使,持當嶺頭梅。

    759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韻》 宋·王阮

    江左承南渡,當陽控上流。
    平時稱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規摹古,三江險厄周。
    高憑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760 《送宋飲冰過四明郡齋》 宋·薛嵎

    元戎招士重親臨,喜遂詩書萬里心。
    乍免客愁供帳具,暫停游事戟門深。
    秋空矯首瞻魁彩,夜燭憑花聽雁音。
    從此文名滄海闊,好風三日到雞林。

    * 關于憑重的詩詞 描寫憑重的詩詞 帶有憑重的詩詞 包含憑重的古詩詞(7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