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憑舟的詩詞(356首)

    21 《舟中感懷三絕句呈太傅相公兼簡岳大用郎中》 宋·陸游

    雨打孤篷酒漸消,昏燈與我共無聊。
    功名本是無憑事,不及寒江日兩潮。

    22 《小舟航湖夜歸書觸目》 宋·陸游

    電掣半空云黯黮,船浮積水浪憑陵。
    茫然不辨身何處,猶喜東南見塔燈。

    23 《赴官咸平蔡河阻水泊舟宛兵皇華亭下三首》 宋·張耒

    怒河憑雨正奔流,踏跕卑梁滯去舟。
    淹泊我生應有定,不須歸怨一污溝。

    24 《舟次淮陰呈邑令田望》 宋·賀鑄

    狂吟醉約昔悠悠,衰病方諧散浪游。
    蔬粥滿杯供我飽,蘭舟系岸判君留。
    塵埃古剎尋遺篆,香火嚴祠謁故侯。
    晚具不須烹赤鯉,聊憑別後作書郵。

    25 《送謝景初遷憑宰馀姚》 宋·范仲淹

    世德踐甲科,青紫信可拾。
    故鄉特榮輝,高門復樹立。
    馀姚二山下,東南最名邑。
    煙水萬人家,熙熙自翔集。

    26 《方湖泛舟得南字》 宋·劉克莊

    湖波煙雨綠如藍,小{左舟右定}閑攜客二三。
    墜絮飐萍生細浪,驚魚避鷺沒深潭。
    入荷似覺傍無岸,穿石方知上有巖。
    卻憑朱樓同望海,一規寒玉帖西南。

    27 《千秋歲·松舟桂楫》 宋·吳泳

    松舟桂楫。
    苕霅溪頭別。
    秋後雨,春前雪。
    書憑湖雁寄,手把江蘺折。

    28 《出疆次副使準陰舟行》 宋·王之望

    丁年慕請纓,白首翻攘袂。
    輶軒遽憑軾,魏闕頻回睇。
    兩淮經戰爭,萬物皆惟悴。
    云繁雪霰舞,風猛波濤沸。

    29 《觀漁舟》 宋·李流謙

    晚晴吏退漫憑欄,注目溪光巧映山。
    忽見漁郎輕盪槳,宛如相見在花間。

    30 《舟中》 宋·徐照

    秋氣清如水,推篷夜不眠。
    蘆花新有雁,莎葉尚鳴蟬。
    心向征途老,詩憑物景全。
    漁童看月上,吹笛柁樓前。

    31 《寄江州趙倅季茂二首時過溧陽舟中正遇順風張》 宋·岳珂

    庾公樓上憑欄時,一片歸云費夢思。
    鄉國情懷應念我,江山風月定分誰。
    青衫休為墓陵濕,紫氣先尋牛渚期。
    好是初秋藕花候,蛾眉尊酒正相宜。

    32 《霽后登水云閣憑欄偶成》 宋·李曾伯

    雨過云煙幕,天成水墨屏。
    江添半篙綠,山失數峰青。
    某寺藏松塢,誰舟系柳汀。
    杜鵑聲正急,那對夕陽聽。

    33 《游下巖寺先是劉寶學約於此相聚既而先進舟遂》 宋·張嵲

    時危適遠縣,臥疴蔽疏篷。
    浮舟難計程,一聽水與風。
    今日出江口,劃見天邊峰。
    維舟邀勝士,杖策凌穹崇。

    34 《聞舟中笛》 宋·趙汝鐩

    橫笛秋篷底,銜山夕照殘。
    孤音起水面,余韻到云端。
    吹怨蘆聲慘,含凄雁影寒。
    有人江閣上,斂翠憑欄干。

    35 《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別》 宋·陳宓

    濃陰猶辨石粼粼,百尺渾疑到底冰。
    湍急宛乘銀騎出,身輕直向碧霄凌。
    風前別酒能禁幾,雨外征衣卻慣曾。
    最是蕭蕭霜葉動,路回不見筍輿憑。

    36 《庚戌春下鄱陽舟中諸作·解舟汭口》 宋·陳文蔚

    浩蕩春江洗客愁,歌聲欸乃發中流。
    溪齋卻憶憑欄日,數盡來舟與去舟。

    37 《湖舟即事》 宋·顧逢

    樓閣青山里,闌干幾處憑。
    樂同湖上酒,清在坐中僧。
    水影飛雙蝶,風聲磨一鷹。
    夕陽堪入畫,金蚓走春冰。

    38 《舟中遇雨》 宋·郭印

    小舟初別岸,一雨送斜風。
    點點圓生暈,聲聲碎打篷。
    云山交慘淡,煙樹遠冥蒙。
    有客披蓑坐,憑誰作畫工。

    39 《曲江解舟》 宋·釋紹嵩

    動靜非常態,此行風正秋。
    巉巉孤棹起,渺渺大江流。
    蟬噪日將落,煙生山欲浮。
    無心與時競,吟憑釣魚舟。

    40 《由上饒之貴溪舟中書事》 宋·喻良能

    日月三秋杪,江山萬象殊。
    小舟浮舴艋,廣信出闉阇。
    草木關詩律,云煙入畫圖。
    水清沙可數,景好句難摹。

    * 關于憑舟的詩詞 描寫憑舟的詩詞 帶有憑舟的詩詞 包含憑舟的古詩詞(3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