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憑期的詩詞(369首)

    201 《閑情賦》 魏晉·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于諷諫。
    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并觸類,廣其辭義。
    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寫人美人

    202 《長亭送別》 元·王實甫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
    (旦、末 、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婦女禮教愛情

    203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204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205 《長門賦·并序》 兩漢·司馬相如

    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
    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
    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
    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

    寫景抒情女性感情騷體賦

    206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207 《浣溪沙·一別巴山棹更西》 現代·沈祖棻

    一別巴山棹更西,漫憑江水問歸期。
    漸行漸遠向天涯。
    詞賦招魂風雨夜,關山扶病亂離時。
    入秋心事絕凄其。

    208 《浣溪沙》 宋·周密

    淺色初栽試暖衣。
    畫簾斜日看花飛。
    柳搖蛾綠妒春眉。
    象局懶拈雙陸子,寶弦愁按十三徽。
    試憑新燕問歸期。

    209 《廬山》 元·揭傒斯

    香爐峰色紫生煙,一入京華路杳然。
    云碓秋閑春藥水,雨犁春臥種芝田。
    書憑海鶴來時寄,劍自潭蛟去后懸。
    忽報歸期驚倦客,獨淹微祿負中年。

    210 《送詹尊師歸廬山》 元·揭傒斯

    香爐峰色紫生煙,一入京華路杳然。
    云碓秋閑舂藥水,雨犁春臥種芝田。
    書憑海鶴來時寄,劍自潭蚊去后懸。
    忽報歸期驚倦客,獨淹微祿負中年。

    211 《菩薩蠻 贈雁》 元·張翥

    人隨雁雁俱南去。
    雁應先到憑傳語。
    若問錦書無。
    人歸不得書。
    歸期還信否。
    準在梅花后。
    煙樹短長亭。
    只爭三四程。

    212 《菩薩蠻 贈雁》 元·張翥

    人隨雁雁俱南去。
    雁應先到憑傳語。
    若問錦書無。
    人歸不得書。
    歸期還信否。
    準在梅花后。
    煙樹短長亭。
    只爭三四程。

    213 《游攝山棲霞寺》 宋·葉清臣

    仙峰多靈草,近在東北維。
    僧紹昔捨宅,總持嘗作碑。
    高風一緬邈,廢宇亦陵遲。
    清泉潄白石,霏霧蒙紫芝。

    214 《賀新郎·篆縷銷香鼎》 宋·潘汾

    篆縷銷香鼎。
    翠沈沈、庭陰轉午,畫堂人靜。
    芳草王孫知何處,惟有楊花糝徑。
    正玉枕、瞢騰初醒。

    215 《賀新郎 春情》 宋·李玉

    篆縷銷金鼎。
    醉沈沈、庭陰轉午,畫堂人靜。
    芳草王孫知何處,惟有楊花糝徑。
    漸玉枕、騰騰春醒。

    思念宋詞三百首婉約

    216 《萬年歡》 宋·厲寺正

    衛武期頤,與文公福艾,俱號賢相。
    今我元臺,齒德又居其上。
    玉立擎天一柱,似泰華、氣凌秋莊。
    明良會,千載風云,長為龍袞憑仗。

    217 《虞美人·一從骨肉相拋了》 宋·黃舜英

    一從骨肉相拋了。
    受了多多少。
    溪山風月屬何人。
    到此思量、因甚不關情。
    而今雖道王孫貴。
    有事憑誰濟。
    自從今夜得媒言。
    相見佳期無謂、隔關山。

    218 《失調名》 宋·朱希真

    苦汝臨期話別,與君挽手叮嚀。
    歸期誓約十馀朝,去後又經三四月,魚沉雁杳,空倚著六曲闌干。
    鳳只鸞孤,謾獨宿半床衾枕。
    欲寄花牌傳密意,奈無黃耳堪憑。
    待修錦字訴離情。

    219 《高陽臺 七夕》 元·韓奕

    織錦停機,服箱休駕,兩情此夕交歡。
    碧漢無云,銀波萬頃茫然。
    憑誰為泛仙槎去,問佳期、何事經年。
    柰玉蟾易老不多光景連。

    220 《菩薩蠻·還丹根蒂將何作》 元·李真人

    還丹根蒂將何作。
    須憑金火相銷鑠。
    金火得長生。
    方成夫與妻。
    夫妻情重重。
    共隱真人洞。
    真洞約回期。
    天符來便歸。

    * 關于憑期的詩詞 描寫憑期的詩詞 帶有憑期的詩詞 包含憑期的古詩詞(3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