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凡聽的詩詞(218首)

    201 《三交會合 俗名韻令》 元·王哲

    扶風且住。
    聽予言語。
    決定相隨去。
    些兒少慮。

    202 《*心香 謝興平縣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學道》 元·馬鈺

    布施非凡,出俗因緣。
    舍嬌兒、入道搜玄。
    人人稱善,個個稱賢。
    便遠揚名,名揚遠,出秦川。
    父母深恩,要報聽言。
    我人除、擒捉心猿。
    氣通八脈,功滿三田。
    救九玄尊,七祖父,共成仙。

    203 《桃源憶故人 勸長安三壇李法師》 元·馬鈺

    李公知觀聽予勸。
    只恁未為長便。
    悟取水云清淺。
    玄妙心通顯。
    木人手段非凡箭。
    便把三乘救援。
    射透個中宮殿。
    得見如來面。

    204 《竹雞》 宋·宋庠

    羽族何微眇,交交作好音。
    遠聞真似語,寂聽本無心。
    倦舌沈荒塢,嬉群聒翠林。
    鷦鷯王佐筆,從此異凡禽。

    205 《將至臨安途中偶成呈表叔陳給事去非》 宋·張嵲

    末契托外親,夙昔承顧盼。
    鄧鄙聽論詩,房陵共遭亂。
    蒼黃南山路,大雪將沒骭。
    事定訪田家,山花已如霰。

    206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宋·張镃

    每到山堂懶作詩,今朝詩興覺偏宜。
    層林颯還陰填戶,亂石巃嵷翠繞池。
    猛欲近前聞紫燕,忽聽高處囀黃鸝。
    風鈴不必檐間語,境界非凡我熟知。

    207 《游九鎖山》 宋·張镃

    九鎖非凡境,煙云路不分。
    山寒長帶雨,洞古不收云。
    夜宿聽林鶴,晨炊摘野芹。
    黃冠皆好事,添注石爐熏。

    208 《送胡伯量》 宋·劉宰

    我本山澤人,飄然如野鶴。
    夫君九皋來,氣類頗相若。
    相逢宿不再,別去天一角。
    君從浮丘游,度世得良藥。

    209 《廣寒游》 宋·趙汝鐩

    九秋半矩月團團,瓊瑤世界夜氣寒。
    羽士躍身導阿瞞,麾斥八極青云端。
    老柯擲桂香不死,銀橋跨空一萬里。
    飛步抽簪扣玉扃,中有素娥三千人。

    210 《陪劉學錄巖壑之游次韻》 宋·陳宓

    常欲從君一夜譚,自慚風骨帶塵凡。
    今朝款曲陪嘉話,更聽松聲出翠巖。

    211 《再和二首》 宋·郭印

    魚跳須過龍門,虎驟不從兔徑。
    上士聞道勤行,豈以難能為病。
    固守滿堂之珍,肯使如瓶之罄。
    對境一念不萌,應緣六根皆凈。

    212 《葛陂逢何道士》 宋·李覯

    十數年前別我行,相逢猶是舊顏形。
    琴聲漸古聽來淡,藥味雖凡試最靈。
    出有酒錢天下富,住無家地浪頭萍。
    神仙可學應須學,萬里蓬萊一點青。

    213 《偈頌十九首》 宋·釋紹曇

    松下掃除青草徑,磵邊開闢綠陰亭。
    飯余握手閑行坐,唱曲山歌賀太平。
    遏云古調,流水新聲。
    眼里無筋聽不足,臨風擊碎圣凡情。

    214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時人須警覺,應道不癡顛。
    若牛并急馬,也只少他錢。
    今生還不足,來生又吃鞭。
    道人雖無事,不忍哭蒼天。

    215 《緣識》 宋·宋太宗

    紫檀金線槽偏蹙,撥弄朱弦敲冰玉。
    指法從來天下聞,翻成盡入升平曲。
    傳之世上五音足,希夷道聽化民俗。
    盤龍面對壓鰲頭,玄微風散萬般流。

    216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得道超凡圣,逍遙本是緣。
    群迷難解會,我且不虛傳。
    但信恒無斷,精窮用意專。
    審聽明譬諭,勿被俗情牽。

    21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虎龍本屬木,白虎作華池。
    水炎恒為則,陰陽造化遲。
    清心常積德,凡眼豈能知。
    君子聽吾喻,神明勿喑欺。

    218 《靈巖寺偃松一首》 宋·蘇籀

    直哉十尋干,亭亭無附枝。
    紆哉獨縱肆,蟠據何離奇。
    垂髯郁千霜,蛟臂犀兕皮。
    揉剛為謙屈,至高而聽卑。

    * 關于凡聽的詩詞 描寫凡聽的詩詞 帶有凡聽的詩詞 包含凡聽的古詩詞(2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