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凝煙的詩詞(1132首)

    281 《奉和魯望春雨即事次韻》 唐·皮日休

    織恨凝愁映鳥飛,半旬飄灑掩韶暉。
    山容洗得如煙瘦,地脈流來似乳肥。
    野客正閑移竹遠,幽人多病探花稀。
    何年細濕華陽道,兩乘巾車相并歸。

    秋天抒懷感慨愛國思鄉

    282 《奉和襲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韻》 唐·陸龜蒙

    吳都涵汀洲,碧液浸郡郭。
    微雨蕩春醉,上下一清廓。
    奇蹤欲探討,靈物先瘵瘼。
    飄然蘭葉舟,旋倚煙霞泊。

    283 《引泉詩(睦州龍興觀老君院作)》 唐·陸龜蒙

    上嗣位六載,吾宗刺桐川。
    余來拜旌戟,詔下之明年。
    是時春三月,繞郭花蟬聯。
    嵐盤百萬髻,上插黃金鈿。

    284 《奉和襲美茶具十詠·茶焙》 唐·陸龜蒙

    左右搗凝膏,朝昏布煙縷。
    方圓隨樣拍,次第依層取。
    山謠縱高下,火候還文武。
    見說焙前人,時時炙花脯。

    婉約寫景懷人

    285 《句曲山朝真詞二首·迎真》 唐·陸龜蒙

    九華磬答寒泉急,十絕幡搖翠微濕。
    司命旍旌未下來,焚香抱簡凝神立。
    殘星下照霓襟冷,缺月才分鶴輪影。
    空洞靈章發一聲,春來萬壑煙花醒。

    286 《螢詩》 唐·陸龜蒙

    肖翹雖振羽,戚促盡疑冰。
    風助流還急,煙遮點漸凝。
    不須輕列宿,才可擬孤燈。
    莫倚隋家事,曾煩下詔征。

    287 《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 唐·陸龜蒙

    櫛發涼天曙,含毫故國情。
    歸心一夜極,病體九秋輕。
    忽起襜褕詠,因悲絡緯鳴。
    逢山即堪隱,何路可圖榮。

    288 《正月十五惜春寄襲美》 唐·陸龜蒙

    六分春色一分休,滿眼東波盡是愁。
    花匠凝寒應束手,酒龍多病尚垂頭。
    無窮懶惰齊中散,有底機謀敵右侯。
    見織短篷裁小楫,拏煙閑弄個漁舟。

    289 《寄懷華陽道士》 唐·陸龜蒙

    華陽門外五芝生,餐罷愁君入杳冥。
    遙夜獨棲還有夢,昔年相見便忘形。
    為分科斗親鉛槧,與說蜉蝣坐竹欞。

    290 《自遣詩三十首》 唐·陸龜蒙

    五年重別舊山村,樹有交柯犢有孫。
    更感卞峰顏色好,曉云才散便當門。
    雪下孤村淅淅鳴,病魂無睡灑來清。
    心搖只待東窗曉,長愧寒雞第一聲。

    懷古

    291 《自遣詩三十首》 唐·陸龜蒙

    五年重別舊山村,樹有交柯犢有孫。
    更感卞峰顏色好,曉云才散便當門。
    雪下孤村淅淅鳴,病魂無睡灑來清。
    心搖只待東窗曉,長愧寒雞第一聲。

    婉約春夜女子懷人

    292 《新秋雜題六首·倚》 唐·陸龜蒙

    橘下凝情香染巾,竹邊留思露搖身。
    背煙垂首盡日立,憶得山中無事人。

    293 《華山》 唐·張喬

    青蒼河一隅,氣狀杳難圖。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無。
    力疑擎上界,勢獨壓中區。
    眾水東西走,群山遠近趨。

    294 《織女懷牽牛》 唐·曹唐

    北斗佳人雙淚流,眼穿腸斷為牽牛。
    封題錦字凝新恨,拋擲金梭織舊愁。
    桂樹三春煙漠漠,銀河一水夜悠悠。
    欲將心向仙郎說,借問榆花早晚秋。

    295 《蒲關西道中作》 唐·李山甫

    國東王氣凝蒲關,樓臺帖出晴空間。
    紫煙橫捧大舜廟,黃河直打中條山。
    地鎖咽喉千古壯,風傳歌吹萬家閑。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

    296 《兵后尋邊三首》 唐·李山甫

    千里煙沙盡日昏,戰馀燒罷閉重門。
    新成劍戟皆農器,舊著衣裳盡血痕。
    卷地朔風吹白骨,柱天青氣泣幽魂。

    297 《升天行》 唐·李咸用

    堂堂削玉青蠅喧,寒鴉啄鼠愁飛鸞。
    梳玄洗白逡巡間,蘭言花笑俄衰殘。
    盤金束紫身屬官,強仁小德終無端。

    唐詩三百首山水托物寄情

    298 《謝僧寄茶》 唐·李咸用

    空門少年初志堅,摘芳為藥除睡眠。
    匡山茗樹朝陽偏,暖萌如爪拏飛鳶。
    枝枝膏露凝滴圓,參差失向兜羅綿。

    秋天寫景漂泊思鄉

    299 《分題雪霽望爐峰》 唐·李咸用

    雪霽上庭除,爐峰勢轉孤。
    略無煙作帶,獨有影沈湖。
    冷觸歸鴻急,明凝落照俱。
    □□□□□,□□□□□。

    300 《廬山》 唐·李咸用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
    高人居亂世,幾處滿前軒。
    秀作神仙宅,靈為風雨根。
    馀陰鋪楚甸,一柱表吳門。

    * 關于凝煙的詩詞 描寫凝煙的詩詞 帶有凝煙的詩詞 包含凝煙的古詩詞(11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