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凝似的詩詞(647首)
221
《寶鼎現》 宋·史浩
樂府多傳之。
惜其止敘藩方宴游之盛,而不及皇都。
真隱居士用韻以補其遺。
霞霄丹闕,瑞靄佳氣,青蔥如綺。
222
《南歌子》 宋·倪稱
積水凝深碧,斜陽散滿紅。
扁舟輕漾白蘋風。
曲港孤村縈繞、路相通。
野色浮尊凈,荷香入座濃。
勝游聊復五人同。
恰似輞川當日、畫圖中。
223
《玉漏遲》 宋·葛立方
窗戶明環堵。
山容黛染,水光綃舞。
荷蓋擎煙,花映步波神女。
嫩臉鉛華掩素,無語向、薰風凝佇。
227
《念奴嬌》 宋·朱淑真
鵝毛細翦,是瓊珠密灑,一時堆積。
斜倚東風渾漫漫,頃刻也須盈尺。
玉作樓臺,鉛镕天地,不見遙岑碧。
佳人作戲,碎揉些子拋擲。
228
《踏莎行(山居十首)》 宋·張掄
朝鎖煙霏,暮凝空翠。
千峰迥立層霄外。
陰晴變化百千般,丹青難寫天然態。
人住山中,年華頻改。
山花落盡山長在。
浮生一夢幾多時,有誰得似青山耐。
229
《如夢令》 宋·趙彥端
嫩柳眉梢輕蹙。
細草煙凝堪掬。
爭似小桃秾,酒入香肌紅玉。
清馥。
清馥。
不覺花闌漏促。
231
《鳳棲梧(牡丹)》 宋·曹冠
魏紫姚黃凝曉露。
國艷天然,造物偏鐘賦。
獨占風光三月暮。
聲名都壓花無數。
蜂蝶尋香隨杖屨。
睍完鶯聲,似勸游人住。
把酒留春春莫去。
玉堂元是常春處。
232
《如夢令》 宋·姚述堯
雅淡輕盈如語。
碧玉枝頭嬌處。
鉤月衫凌波,彷佛湘江煙路。
凝佇。
凝佇。
不似梨花帶雨。
234
《念奴嬌》 宋·范成大
水鄉霜落,望西山一寸,修眉橫碧。
南浦潮生帆影去,日落天青江白。
萬里浮云,被風吹散,又被風吹積。
尊前歌罷,滿空凝淡寒色。
235
《西江月》 宋·王質
輕蠟細凝蜂蜜,薄羅深壓鵝黃。
玉容縱不似何郎。
也在百花頭上。
試看眉間一點,全如瓶里孤芳。
明年此日趁鹓行。
記取今朝勝賞。
蠟梅
236
《一斛珠(桃園賞雪)》 宋·王質
寒江凝碧。
是誰翦作梨花出。
花心猶帶江痕濕。
輕注香腮,卻是桃花色。
飛來飛去何曾密。
疏疏全似新相識。
橫吹小弄梅花笛。
看你飄零,不似江南客。
237
《水調歌頭》 宋·李處全
春事已如許,柳眼早依依。
故園桃李何似,芳蕊想團枝。
此地嵩高名里,信美元非吾土,清夢_繞洢。
扶杖欲行樂,還使我心悲。
238
《水調歌頭》 宋·李處全
春事已如許,柳眼早依依。
故園桃李何似,芳蕊想團枝。
此地嵩高名里,信美元非吾土,清夢_繞洢。
扶杖欲行樂,還使我心悲。
240
《朝中措(梅)》 宋·趙長卿
別來無事不思量。
霜日最凄涼。
凝想倚欄干處,攢眉應為蕭郎。
梅花豈管人消瘦,只恁自芬芳。
寄語行人知否,梅花得似人香。
* 關于凝似的詩詞 描寫凝似的詩詞 帶有凝似的詩詞 包含凝似的古詩詞(6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