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涼涼的詩詞(649首)

    61 《府西亭納涼歸》 唐·白居易

    避暑府西亭,晚歸有閑思。
    夏淺蟬未多,綠槐陰滿地。
    帶寬衫解領,馬穩人攏轡。
    面上有涼風,眼前無俗事。

    歸隱飲酒生活

    62 《新秋喜涼,因寄兵部楊侍郎》 唐·白居易

    外強火未退,中銳金方戰。
    一夕風雨來,炎涼隨數變。
    徐徐炎景度,稍稍涼飆扇。
    枕簟忽凄清,巾裳亦輕健。

    63 《晚涼偶詠》 唐·白居易

    日下西墻西,風來北窗北。
    中有逐涼人,單床獨棲息。
    飄蕭過云雨,搖曳歸飛翼。
    新葉多好陰,初筠有佳色。
    幽深小池館,優穩閑官職。
    不愛勿復論,愛亦不易得。

    64 《涼風嘆》 唐·白居易

    昨夜涼風又颯然,螢飄葉墜臥床前。
    逢秋莫嘆須知分,已過潘安三十年。

    65 《秋夜聽高調涼州》 唐·白居易

    樓上金風聲漸緊,月中銀字韻初調。
    促張弦柱吹高管,一曲涼州入泬寥。

    66 《新秋喜涼》 唐·白居易

    過得炎蒸月,尤宜老病身。
    衣裳朝不潤,枕簟夜相親。
    樓月纖纖早,波風裊裊新。
    光陰與時節,先感是詩人。

    67 《池上逐涼二首》 唐·白居易

    青苔地上消殘暑,綠樹陰前逐晚涼。
    輕屐單衫薄紗帽,淺池平岸庳藤床。
    簪纓怪我情何薄,泉石諳君味甚長。

    68 《雨后秋涼》 唐·白居易

    夜來秋雨后,秋氣颯然新。
    團扇先辭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難與簟相親。
    此境誰偏覺,貧閑老瘦人。

    69 《夜涼》 唐·白居易

    露白風清庭戶涼,老人先著夾衣裳。
    舞腰歌袖拋何處,唯對無弦琴一張。

    70 《立秋夕涼風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州…尚書》 唐·白居易

    裊裊檐樹動,好風西南來。
    紅缸霏微滅,碧幌飄飖開。
    披襟有馀涼,拂簟無纖埃。
    但喜煩暑退,不惜光陰催。

    71 《池畔逐涼》 唐·白居易

    風清泉冷竹修修,三伏炎天涼似秋。
    黃犬引迎騎馬客,青衣扶下釣魚舟。
    衰容自覺宜閑坐,蹇步誰能更遠游。
    料得此身終老處,只應林下與灘頭。

    72 《所居寺院涼夜書情,呈上呂和叔溫郎中》 唐·何元上

    庾公念病宜清暑,遣向僧家占上方。
    月光似水衣裳濕,松氣如秋枕簟涼。
    幸以薄才當客次,無因弱羽逐鸞翔。
    何由一示云霄路,腸斷星星兩鬢霜。

    懷古憂國憂民

    73 《再過王輅原居納涼》 唐·周賀

    夏天多憶此,早晚得秋分。
    舊月來還見,新蟬坐忽聞。
    扇風調病葉,溝水隔殘云。
    別有微涼處,從容不似君。

    74 《晚涼》 唐·裴夷直

    檐前蔽日多高樹,竹下添池有小渠。
    山客野僧歸去后,晚涼移案獨臨書。

    75 《鳳翔西池與賈島納涼》 唐·朱慶馀

    四面無炎氣,清池闊復深。
    蝶飛逢草住,魚戲見人沈。
    拂石安茶器,移床選樹陰。
    幾回同到此,盡日得閑吟。

    76 《涼思》 唐·李商隱

    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
    永懷當此節,倚立自移時。
    北斗兼春遠,南陵寓使遲。
    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

    唐詩三百首愁思

    77 《涼州詞》 唐·薛逢

    昨夜蕃兵報國仇,沙州都護破涼州。
    黃河九曲今歸漢,塞外縱橫戰血流。

    愛國

    78 《涼州詞》 唐·薛逢

    千里東歸客,無心憶舊游。
    掛帆游□水,高枕到青州。
    君住孤山下,煙深夜徑長。
    轅門渡綠水,游苑繞垂楊。
    樹發花如錦,鶯啼柳若絲。
    更游歡宴地,愁見別離時。

    79 《涼州詞》 唐·韓琮

    樹發花如錦,鶯啼柳若絲。
    更游歡宴地,悲見別離時。

    80 《涼公從叔春祭廣利王廟》 唐·李群玉

    龍驤伐鼓下長川,直濟云濤古廟前。
    海客斂威驚火旆,天吳收浪避樓船。
    陰靈向作南溟王,祀典高齊五岳肩。
    從此華夷封域靜,潛熏玉燭奉堯年。

    * 關于涼涼的詩詞 描寫涼涼的詩詞 帶有涼涼的詩詞 包含涼涼的古詩詞(6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