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凈的詩詞(416首)

    181 《懷土詩(八首·原一百十首)》 明·楚石梵琦

    幾回夢到法王家,來去分明路不差。
    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寶蓋似云霞。
    鴛鴦對浴金池水,鸚鵡雙銜玉樹花。
    睡美不知誰喚醒,一壚香散夕陽斜。
    ¤

    182 《秋夜同醒中六兩上人宿大乘庵話舊》 未知·謀[B16J]

    狂飆吹夕梵,溪寺是西鄰。
    始覺朱扉夢,多依白社人。
    牖驚荒砌竹,檐積落巢薪。
    坐久語還默,壁燈寒焰親。

    183 《答醒中六見尋不遇之作》 未知·謀[B16J]

    昨聞二朗過東籬,是我巾車入郭時。
    公府檄多征雀角,山齋幾獨閉烏皮。
    葉深風徑秋難掃,稻熟霜田午易炊。
    垣戶寂無童子應,一竿修竹見題詩。

    184 《投宿居庵》 明·臞鶴法師

    幽意率吾真,秋光處處新。
    亂山行不盡,流水坐相親。
    夢屬初中夜,燈然最后身。
    石床重覺起,松月冷依人。

    185 土詩》 明·香嚴和尚

    彼無惡道絕聞名,群籟都為念佛聲。
    細溜通渠調錦瑟,微風吹樹奏瑤笙。
    鶴從翡翠簾前下,人在琉璃地上行。
    往往悠然心不亂,瑯瑯天樂自來迎。

    186 公住東隱》 明·楊循吉

    山水誰不愛,顧乏能游人。
    浙中本多勝,石秀而泉淳。
    向者雖一到,終是居官身。
    抱官游山水,味自不相親。

    187 《懷國》 明·虞淳熙

    客有歸來辭,都作蓮花字。
    五柳珊瑚枝,三徑玻璃地。
    天童候金門,香芻總而至。
    翠裓傾丹英,紛紛羅應器。

    188 《棄講歸云棲修業(二首)》 明·月潭德公

    客途終日憶歸山,今得重來豈等閑。
    萬別千差俱屏卻,一輪落照夢魂間。

    189 《棄講歸云棲修業(二首)》 明·月潭德公

    百城煙水少司南,四十無聞又過三。
    卻憶蓮花池上客,松聲月色好同參。

    190 《和孔周翰二絕 觀觀堂效韋蘇州詩》 宋·蘇軾

    弱羽巢林在一枝,幽人蝸舍兩相宜。
    樂天長短三千首,卻愛韋郎五字詩。

    191 《自土步至功臣寺》 宋·蘇軾

    落日岸葛巾,晚風吹羽扇。
    松間野步穩,竹外飛橋轉。
    神功鑿橫嶺,巖石得巨片。
    直渡千人溝,下有微流泫。

    192 《自雷適廉宿于興廉村行院》 宋·蘇軾

    荒涼海南北,佛舍如雞棲。
    忽此榕林中,跨空飛栱枅。
    當門冽碧井,洗我兩足泥。
    高堂磨新磚,洞戶分角圭。

    193 《宿臨安土寺》 宋·蘇軾

    雞鳴發余杭,到寺已亭午。
    參禪固未暇,飽食良先務。
    平生睡不足,急掃清風宇。
    閉門群動息,香篆起煙縷。

    194 《次韻參寥寄少游?或謂為釋元作?》 宋·蘇軾

    巖棲木石已皤然,交舊何人慰眼前。
    素與晝公心印合,每思秦子意珠圓。
    當年步月來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煙。
    臺閣山林本無異,故應文字不離禪。

    195 《游居寺》 宋·蘇軾

    十載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愿言畢婚嫁,攜手老翠微。
    不悟俗緣在,失身蹈危機。
    刑名非夙學,陷阱損積威。

    196 《雨夜宿行院》 宋·蘇軾

    芒鞋不踏利名場,一葉輕?一作虛?舟寄渺茫。
    林下對床聽夜雨,靜無燈火照凄涼。

    197 《題因壁》 宋·蘇軾

    瞑倚蒲團臥缽囊,半窗疏箔度微涼。
    蕉心不展待時雨,葵葉為誰傾夕陽。

    198 《題因院》 宋·蘇軾

    門外黃塵不見山,個中草木亦常閑。
    履聲如渡薄冰過,催粥華鯨守夜蘭。

    199 《送契丹使還次韻答因老》 宋·王安石

    老欲求吾志,時方摭我華。
    強將愁出塞,空得病還家。
    日轉山河暖,風含草木葩。
    勝游思一往,不敢問三車。

    200 《欲往因寄涇州韓持國》 宋·王安石

    紫荊山下物華新,只與都城共一春。
    令節想君攜綠酒,故情憐我踏黃塵。
    泔魚已悔他年事,搏虎方收未路身。
    欲寄微言書不盡,試尋僧閣望西人。

    * 關于凈的詩詞 描寫凈的詩詞 帶有凈的詩詞 包含凈的古詩詞(4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