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冷色的詩詞(1038首)

    861 《題扇二十四首》 宋·曹勛

    燕尾溪頭晚色分,蜂腰山斷日斜曛。
    半篙碧靜秋垂釣,一棹黃昏冷載云。

    862 《和孫倅見貽八首》 宋·曹勛

    海色天容浸冷光,秋回山谷進風涼。
    不須悟性三關語,自有澄心一炷香。
    倦客棲遲歸意遠,暮林搖落晚山長。
    從來羽氣聞風悅,慚愧如今陛楯郎。

    863 《與印老同訪天封老至夕忘歸》 宋·曹勛

    斜風吹雪冷征衣,來見長眉老阿師。
    為我曉開銀色界,笑談寧復問歸期。

    864 《獨酌謠二首》 宋·曹勛

    我有一樽酒,來自故人家。
    故人久相別,十載隔天涯。
    相思不相見,對月開注霞。
    一酌延清風。

    865 《光孝病中聞予與在天封亦冒雪見過》 宋·曹勛

    老病維摩方丈開,天風破冷舞瓊瑰。
    滿山皓色作和氣,知是道人沖雪來。

    866 《聚景園看荷花》 宋·曹勛

    四山收盡一天云,水色天光冷照人。
    面面荷花供眼界,頓如身不在凡塵。

    867 《送楊子寬還臨安寄錢處和》 宋·曹勛

    送客天臺不上船,東風款段喜揚鞭。
    山容閣雪曉猶冷,花色烘云春正妍。
    垅上麥芒猶綠嫩,枝間梅子漸青圓。
    有懷閣老應詩罷,盡卷珠簾按管弦。

    868 《憶梅》 宋·曹勛

    江云暗江路,曾向玉川家。
    冷入參差玉,香隨的皪花。
    照溪回夜色,冒雪冠春華。
    猶記西窗伴,寒枝片月斜。

    869 《和仁仲春日十絕》 宋·胡寅

    莫笑游人冷落時,風光流轉不須疑。
    去年草色空成恨,今歲花光又滿枝。

    870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與韓蒲向憲唐干諸人》 宋·胡寅

    天寒袖薄竹光侵,溪轉橋橫草閣深。
    妃子定應來月窟,寧馨誰說是瑤林。
    顏開玉色春光滿,香動冰姿冷不禁。
    漫道江南好詩句,只夸紅蠟與黃金。

    871 《中秋不見月》 宋·仲并

    照人明月故應圓,露冷風清八月天。
    且看驚鸞呈妙舞,卻愁落雁怯虛弦,裙裾老去真聊爾,色笑公當一粲然。
    小院不妨今夜雨,人間那有兩嬋娟。

    872 《元宵微雨十六夜雨止見月》 宋·仲并

    燈火千門競是日,出戶黃昏云抹漆。
    夜光乘暗何處投,冷淡行人悵如失。
    明朝風清天動色,云陰初若龜兆坼。
    須臾白盤升天東,相如歸來更全璧。

    873 《雪》 宋·李石

    大地纖毫色色空,寥天望極一鴻蒙。
    夜凝冷浸梅魂月,朝拂輕回縞帶風。
    身世密移塵境外,乾坤收入玉壺中。
    虛堂瑞草瓊林合,壓盡蓬萊第一峰。

    874 《九日四首》 宋·李石

    典裘貿布得杯觴,俗認虛名作醉鄉。
    溪雨山風妒酒色,疏籬冷蕊逐人忙。

    875 《涵翠亭》 宋·李流謙

    太華峰頭花十丈,十八韓翁語豪壯。
    法華會上如車輪,跨猊仙人妄與真。
    九州芒芒置勿問,萬柄秋塘插寒鏡。
    楚人列裳緝為衣,一塵涴之色不怡。

    876 《次韻彥博中秋不見月》 宋·李流謙

    露華浸竹冷娟娟,想象嫦娥能少年。
    萬事只堪搔短發,一杯不擬問高天。
    骎骎夜色投書幌,的的心期在釣船。
    可笑薄云工料理,何曾遮卻一分圓。

    877 《木芙蓉》 宋·李流謙

    秋光冷如冰,秋花淡無色。
    偶見此粲者,濃艷照孤寂。
    天寒翠袖薄,那得在空谷。
    東風嬖桃李,倚樹三嘆息。

    878 《次韻秋日五首》 宋·姜特立

    四山秋色冷銀床,燕坐高齋興味長。
    何物與公堪比德,寒花晚節最馨香。

    879 《山園四詠·風露亭》 宋·姜特立

    萬物冒春暉,紅紫競芳節。
    唯此玉井蓮,迥與眾品別。
    雅受冷風吹,復愛露華潔。
    亭亭立波上,晚意頗愁絕。

    880 《曉晴》 宋·姜特立

    晴光弄曉色,云物共昭回。
    豈唯山川豁,覺我懷抱開。
    便欲御冷風,飄搖跨蓬萊。
    不視人世間,往往隔囂埃。

    * 關于冷色的詩詞 描寫冷色的詩詞 帶有冷色的詩詞 包含冷色的古詩詞(10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