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冠簪的詩詞(256首)

    101 《招隱二首》 魏晉·左思

    杖策招隱士,荒涂橫古今。
    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
    白云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沉。

    隱士生活

    102 《擬行路難十八首》 南北朝·鮑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

    感慨人生

    103 《感皇恩(中呂宮)》 宋·張先

    萬乘靴袍御紫宸。
    揮毫敷麗藻,盡經綸。
    第名天陛首平津。
    東堂桂,重占一枝春。
    殊觀聳簪紳。
    蓬山仙話重,霈恩新。
    暫時趨府冠談賓。
    十年外,身是鳳池人。

    104 《千秋歲(湖州暫來徐州重陽作)》 宋·蘇軾

    淺霜侵綠。
    發少仍新沐。
    冠直縫,巾橫幅。
    美人憐我老,玉手簪黃菊。

    婉約

    105 《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 宋·黃庭堅

    黃菊枝頭生曉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盡清歡。
    黃花白發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飲酒抒懷曠達

    106 《沁園春》 宋·毛滂

    左元仙伯,舊從當日,太一下生。
    念道尊德貴,體隆貌重,蓋天勛業,出世才名。
    父子一時,君臣千載,侍宴通宵留太清。
    衣冠盛事,滿床象簡,隔坐云屏。

    107 《綠頭鴨(次韻王伯壽)》 宋·張綱

    斂晴煙。
    桂花如水輕寒。
    宴中秋、朋簪來會,滿筵綠鬢朱顏。
    罄尊罍、興吞海量,妙歌吹、聲徹云端。

    108 《喜遷鶯慢(鹿鳴宴作)》 宋·張元干

    雁塔題名,寶津F854宴,盛事簪紳常說。
    文物昭融,圣代搜羅,千里爭趨丹闕。
    元侯勸駕,鄉老獻書,發軔龜前列。
    山川秀,圜冠眾多,無如閩越豪杰。

    109 《望海潮(癸卯冬為建守趙季西賦碧云樓)》 宋·張元干

    蒼山煙淡,寒溪風定,玉簪羅帶綢繆。
    輕靄暮飛,青冥遠凈,珠星璧月光浮。
    城際踴層樓。
    正翠簾高卷,綠瑣低鉤。

    110 《太清舞》 宋·史浩

    天門闕鎖煙蘿。
    瓊室瑤臺瑞氣多。
    欲識仙凡光景異,歡謠須聽太平歌。
    花心念:伏以獸爐縹緲噴祥煙,玳席熒煌開邃幄。

    勉勵

    111 《滿庭芳(和葉憲韻)》 宋·洪適

    柳徑花臺,熙熙春動,游人珥墮簪遺。
    枯藤到處,綠刺惹冠衣。
    雪后園林更好,瓊作佩、香滿橫枝。
    巡檐久,留連一笑,不管午陰移。

    112 《六么令(再用前韻)》 宋·辛棄疾

    倒冠一笑,華發玉簪折。
    陽關自來凄斷,卻怪歌聲滑。
    放浪兒童歸舍,莫惱比鄰鴨。
    水連山接。

    113 《臨江仙(將孫生日賦)》 宋·劉辰翁

    二十年前此日,女兄慶我生兒。
    簪萱弄彩聽孫啼。
    典衣沽美酒,數待冠昏時。
    亂后飄零獨在,紫荊墓棘風吹。
    尊前萬事莫尋思。
    兒童看有子,白發故應衰。

    114 《滑稽列傳》 兩漢·司馬遷

    孔子曰:“六藝于治一也。
    《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
    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115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
    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觀止諷刺散文

    116 《和吳沖卿元會》 宋·梅堯臣

    千官車馬閶闔來,晝漏始上閶闔開。
    峨峨左右升龍進,昨夜雪飛云作堆。
    殿前冠劍魚鱗立,東風入仗旗腳回。
    黃鍾一奏寶扇掩,玳簾卷起香霧排。

    117 《訓儉示康》 宋·司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
    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
    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家訓道理

    118 《辛未除夕》 明·戚繼光

    四指回杓猶障塞,顛毛如許怯簪冠。
    驚心歲月愁仍在,回首風塵夢已闌。
    百戰勞銷千口集,萬金散盡幾人歡。
    燕然北望空彈劍,馬革尋常片石難。

    119 《臨江仙·披袍□[1]地紅宮錦》 唐·和凝

    披袍□[1]地紅宮錦,鶯語時囀輕音。
    碧羅冠子穩犀簪,鳳凰雙□[2]步搖金。

    肌骨細勻紅玉軟,臉波微送春心。
    嬌羞不肯入鸞衾,蘭膏光里兩情深。

    120 《論俗十二首》 宋·劉子翚

    愚氓擾潢池,囏難亦常態。
    簪紳有包藏,事異吁可怪。
    豺聲久伺亂,鯨戮終何悔。
    游言張兇焰,巧諜移機會。

    * 關于冠簪的詩詞 描寫冠簪的詩詞 帶有冠簪的詩詞 包含冠簪的古詩詞(2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