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農行的詩詞(774首)

    541 《看刈禾》 明·高啟

    農工亦云勞,此日始告成。
    往獲安可后,相催及秋晴。
    父子俱在田,札札鐮有聲。
    黃云漸收盡,曠望空郊平。

    542 《郊墅雜賦(十六首)》 明·高啟

    春泥桑下路,孤策自扶行。
    身賤知農事,心閑見物情。
    魚鳴風欲起,牛飯月初生。
    漸喜無人識,何煩易姓名。
    ¤

    543 《陳情》 宋·晁說之

    春風到來久,今日令得行。
    蛙聲曲池滿,柳色深巷明。
    負疴老客子,徜徉難為情。
    豈不懷故隱,盜賊間徂征。

    544 《王性之自揚州迂路相訪于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 宋·晁說之

    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倉。
    每陵何所有,麋鹿畫成行。
    多倉多麋鹿,今也恨難忘。
    爰從本朝來,人物上國光。

    545 《對雪示嘉佑》 宋·王禹偁

    去年看雪在商州,使君命我山寺頭。
    峰巒草樹六百里,饑鼯凍鳥聲啾啾。
    山城窮陋無妓樂,何以銷得騷人愁。
    抱瓶自瀉不待勸,乘興一引連十甌。

    546 《酬贈田舍人》 宋·王禹偁

    君不見天上星辰拱環極,忽然隕地變成石。
    又不見云中鷹隼橫高秋,有時搨翼化作鳩。
    人生進退甚類此,左遷右轉誰自由。
    憶昔逢君在鄒魯,翰林丈人東道主。

    547 《黑裘》 宋·王禹偁

    野蠶自成繭,繰絡為山紬。
    此物產何許,莢夷負海州。
    一端重數斤,裁染為吾裘。
    守黑異華楚,示儉非輕柔。

    548 《再和》 宋·劉克莊

    陌頭俠少行歌呼,方演東晉談西都。
    哇淫奇響蕩眾志,瀾翻辨吻矜群愚。
    狙公加之章甫飾,鳩盤謬以脂粉涂。
    荒唐夸父走棄杖,恍惚象罔行索珠。

    549 《春夜溫故六言二十首》 宋·劉克莊

    圖{羈馬換月}臥薪嘗膽,為農拾穗行歌。
    短衾斂首形矣,高官如跋疐何。

    550 《又和喜雨四首》 宋·劉克莊

    暮年臺笠代羸驂,信步籬東過舍南。
    稍喜農家行食麥,徑催園戶去移酣。
    尋花公倘來過甫,置薤吾無可語參。
    諸縣豐登條教簡,醉翁飲少已先酣。

    551 《病中九首》 宋·劉克莊

    隆乾先緒微如線,負荷常憂力量輕。
    已矣學農并學圃,非惟慚長亦慚卿。
    沂源昔□漸師友,尚齒今誰問[以下原殘缺三面,每面十行,行二十字]

    552 《二和》 宋·劉克莊

    主人卜晝眾懽濃,今孟嘗君豈易逢。
    漲水已堪航別港,宿云何必帽前峰。
    三千客各聞風至,一曲湖勝裂地封。
    小試此翁開濟手,不妨行樂不妨農。

    553 《一翦梅 袁州解印》 宋·劉克莊

    陌上行人怪府公。
    還是詩窮。
    還是文窮。
    下車上馬太匆匆。
    來是春風。
    去是秋風。
    階銜免得帶兵農。
    嬉到昏鐘。
    睡到齋鐘。
    不消提岳與知宮。
    喚作山翁。
    喚作溪翁。

    554 《病起五首》 宋·劉克莊

    躬圭寶箑俱藏起,出入惟消笠與簑。
    農說雨旸差有準,客談間諜易傳訛。
    豐年海熟田尤熟,圣代朝和野亦和。
    縱使大寒并大暑,小車時出至行窩。

    555 《癸卯上元即席次楊使君韻二首》 宋·劉克莊

    初陽收久雨,淳祐第三春。
    聊與眾行樂,稍欣農食新。
    俱蒙青帝力,莫問紫姑神。
    座上遨頭作,流傳遍郡人。

    556 《龍溪道中》 宋·劉克莊

    曠土茫茫無主名,朱門惟恐籍分明。
    老農猶記淳熙事,太息文公志未行。

    557 《擊壤圖》 宋·劉克莊

    昔聞華胥與凈土,道釋寓言非目睹。
    此圖物色皆華人,太平氣象在里許。
    競披野服裝束儉,旋瀉薄醪盆盎古。
    小姑丘嫂丑駭人,襁兒于背行傴僂。

    558 《擷陽塘》 宋·劉克莊

    塘水年時似練湖,春來亦已化平蕪。
    農官久廢存遺址,樵子公行作坦途。
    葦折鷺藏身不得,萍乾魚以沫相濡。
    桔槔伊軋聲如泣,借問龍公睡穩無。

    559 《夢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來。
    朝飛蔽天不見日,若以萬布篩塵灰。
    暮行嚙地赤千頃,積疊數尺交相埋。
    樹皮竹顛盡剝枯,況又草谷之根荄。

    560 《原蝗》 宋·王令

    蝗生於野誰所為,秋一母死遺百兒。
    埋藏地下不腐爛,疑有鬼黨相收持。
    寒禽冬饑啄地食,拾掇谷種無余遺。
    吻惟掠卵不加破,意似留與人為饑。

    * 關于農行的詩詞 描寫農行的詩詞 帶有農行的詩詞 包含農行的古詩詞(77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