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家子的詩詞(279首)
242
《韓宗彥寺丞通判鄧州》 宋·梅堯臣
往歲陪祠泰壇下,始一相見如相知。
我今入幙君有待,喜得款語勝前時。
便嗟陳事日侵汨,雖欲數面曾無期。
忽聞兵吏已迎候,馬有行色車將脂。
243
《別宋粹一首》 宋·劉克莊
往昔少司農,朱幡牧刺桐。
見碑懷叔子,有廟祀文翁。
家法惟清白,軍儲必腐紅。
遙知門戶肅,不與賈胡通。
244
《謝束丈見贈》 宋·王令
賤生不自辰,親沒身孤零。
家無一棱田,不得農以耕。
巧智不迨人,工賈難自名。
妄來覷文字,朱墨紛縱橫。
245
《續洗兵馬上李制置》 宋·洪咨夔
太白過午芒角獰,蚩尤亙天鉤尾赪。
淮東千里正齁寢,夜半洶涌傳邊聲。
王師北渡恤泗口,胡馬南牧搖青平。
擁城敗將死蝸縮,護堡羸卒飛猱驚。
246
《讀樂天閒居篇》 宋·蔡襄
予年四十四,發白成衰翁。
非有高蓋車,曷與賢者同。
嗟予出寒遠,家世嘗力農。
十九登科第,圣彀參英雄。
248
《同王適賦雪》 宋·蘇轍
北風吹雨雨不斷,遍滿虛空作飛霰。
紙窗獨臥不成眠,茅屋無聲時一泫。
鳥烏錯莫寒未起,庭戶空明夜驚旦。
重樓復閣爛生光,絕澗連山漫不見。
249
《次韻答王鞏》 宋·蘇轍
君家當盛時,畫戟擁朱戶。
中書十八年,清明日方午。
形容畫云閣,功業載盟府。
中庭三槐在,遺跡百世睹。
250
《寄淮南制置使薛戶部》 宋·魏野
西自荊巫徹海涯,南從吳越接京華。
半天下管權何重,兩地間游路不賒。
山澤利均資我國,江湖璋盡屬君家。
帝心已簡身寧愧,使額雖雄性不奢。
251
《永豐行》 宋·韓元吉
丹陽湖中好風色,晴日波光漾南北。
湖岸人家榆柳行,風飐低昂似迎客。
系船并岸聊一呼,老農指是官田圩。
長衫紫領數百輩,見我羅拜長嗟吁。
253
《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 明·劉基
浙東行人過江左,正值蕤賓之管吹輕葭。
陰氣黯黕天地閉,仰面不見扶桑鴉。
谷風哀鳴灌木應,雨腳四垂如亂麻。
崩湍涌溜汩奔會,平地碾嚙作臼洼。
255
《奉和御製奉先歌》 宋·夏竦
皇家兮仙祖,上世兮圣神。
承云兮分治,駕羽兮臨民。
誕昭兮馨烈,高陟兮元真。
載乘土運臨三古,屬象羲農振遐武。
256
《粉水行》 宋·陳造
散解溪紆福溪直,兩山空中瀉清激。
潴渟壅建幾千家,邀入中田作膏液。
馀流復合古城東,末世尚奏鉛華功。
定名粉水自誰始,水神有靈當熱中。
257
《再次韻答余司理》 宋·陳造
雨來不后晴不遲,今晴昔雨皆可詩。
自憐老去才易盡,平日尚有黃絹辭。
挑燈初聽鼕鼕鼓,南風收盡檐間雨。
麥根既潤燥乃宜,此事時傳老農語。
258
《又勸耕》 宋·吳芾
浙東十載歌豐登,去年水旱俄相乘。
吾州何幸得一熟,四野絕聞愁嘆聲。
田疇二月土膏動,樹頭布谷爭飛鳴。
田家飽食苦無事,雨后一犁方對耕。
259
《宜春道中》 宋·廖行之
路轉溪回幾曲村,溪頭流水去渾渾。
農忙野叟朝耕隴,蠶老人家晝掩門。
游子漫憐春色晚,故園應想綠陰繁。
歸歟屈指無多日,夜雨團欒酒一尊。
260
《送朱宰》 宋·虞儔
疇昔鳴琴子賤堂,至今弦誦尚悠揚。
農桑樂歲千家足,桃李春風幾度芳。
疾惡政緣同伯厚,愛民何止一桐鄉。
烏臺此去真朝夕,劍履還須去尚方。
* 關于農家子的詩詞 描寫農家子的詩詞 帶有農家子的詩詞 包含農家子的古詩詞(2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