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軍地的詩詞(915首)
861
《三山亭》 宋·陶弼
諸峰不及此三峰,翠影多年路未通。
野老傳來無地主,神仙留待與山翁。
琱弓射滅虎狼跡,長劍劈開荊棘叢。
吏引旌旗先險阻,匠營樓閣出虛空。
862
《次韻張參議送行》 宋·項安世
君王菲食繼唐虞,北望中原憶故墟。
嗟我懷人無憚遠,參卿軍事且煩渠。
急須把酒澆天口,早與歸朝說地輿。
湖水小儒無籍在,十年猶佩兔園書。
864
《喜張丞相破湖賊》 宋·張嵲
遙欣丞相受降時,湖外歡聲入鼓鼙。
十萬水軍歸禁旅,二千里地反鋤犁。
弄兵無復潢池內,棄甲應同熊耳齊。
從此上流無犬吠,好營亭障接京西。
865
《河陽戰》 明·李東陽
裨將退,元帥怒。
先取廷玉后仆固,牙旗鋋地高掣空。
將軍號令如雷風,逆賊夜散潼關東,元功獨冠中興中,營
蠅斐錦難為忠,空令憤死田神功。
866
《送李端叔定州機宜》 宋·孔武仲
才高秖合住蓬瀛,步武優游地望清。
何事塵埃久京國,卻衡雨雪向邊城。
軍書落筆千毫禿,談席揮犀四座傾。
早晚封章來薦鶚,一鳴從此使人驚。
867
《張君玉用伯渾韻見示次韻為謝》 宋·晁公溯
瞿唐石城干云霄,城中飛書頻見招。
主公賢似晉重耳,兼如郇瑕地沃饒。
此行華堂伴清燕,退食從容日相見。
篇章卷舒文錦繡,光彩照映軍組練。
子寧為官滯一州,不須仰天歌四愁。
主公早晚登鳳閣,子亦牽聯立螭頭。
868
《猛虎行》 宋·陳杰
北平山頭羽穿石,將軍醉眼橫夜色。
高堂白晝坐眈眈,想見負嵎俱辟易。
銅環鎖深雙古槐,霍地嘯舞含風雷。
三生得非故人積,變化為我騰空來。
869
《和筆紹奕》 宋·陳宓
將軍承天寵,建此油幢碧。
喑嗚指顧間,匈奴期伏锧。
堂堂帷幄算,暨暨貔貅力。
填填畫鼓鳴,爍爍紅旗植。
870
《漢中行》 宋·杜范
思昔漢中殆,羯奴自荒逖。
驅侵警邊陲,腥臊污華國。
官守蒙胡塵,宮廟入胡域。
奸回執國命,地土輕棄擲。
871
《泊赤岸微曉》 宋·方回
今年夏雨水,浙右歲事失。
五月客杭城,市民幾不粒。
逮乎書云間,稍稍喜晴色。
轉手又不然,一雪二十日。
872
《聞笛嘆》 宋·方回
讀書夜倦燈影暗,屋外笛聲何處來。
鄰翁吹笛意本樂,聞笛如我心何哀。
如說生離苦,天涯海角無由回。
又如訴死別,委骨黃壤埋蒿萊。
873
《哭從兄良遇》 宋·方回
先祖五男子,其下八男孫。
白首涉患難,僅余二老存。
兄昔健如虎,行步疾飛奔。
長眉具壽相,修髯當風掀。
874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宋·方回
蓬萊水淺塵幾揚,歷劫不動此道場。
黃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鄉。
吾故不能知鴻荒,嘗聞許由避陶唐。
南巡會稽憶夏后,西渡浙水傳秦皇。
875
《記火》 宋·方回
吾州斗大城,辛丑爇于火。
予時年十五,天地一蜾蠃。
竄身城北門,尚憶雙髻鬌。
秋暑七月半,洶涌沸炎堁。
877
《乳虎行》 宋·方回
伏雞護窠能搏貍,人物一理誰無兒。
南山斑寅產三稚,野人采樵遙見之。
蕭蕭落日黃茅塢,睥睨田家窺水牯。
銜歸穴中哺爾雛,豈不此心慈父母。
878
《秋風歌》 宋·方回
君不見七月一日海上風,浙水西東淮水東。
鹽亭網戶十萬許,潮頭三丈一掃空。
高門大屋聳金碧,瞬息浮入龍王宮。
官吏軍民不知幾,肉無肥瘦魚腹中。
880
《送戴子厚赴張夔州之辟》 宋·郭印
半世婆娑厭宦途,時危結綬計何迂。
非干避地游巫峽,且欲從軍捍蜀都。
巴水秋深添別恨,金陵天近試雄圖。
平心勿管風濤惡,陰有神明巨力扶。
* 關于軍地的詩詞 描寫軍地的詩詞 帶有軍地的詩詞 包含軍地的古詩詞(9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