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寫物的詩詞(501首)

    401 《張明遠自持其所居萃勝亭記來求詩為賦三篇》 宋·馮時行

    文章蓋代手,千載柳柳州。
    落筆記山水,奇香撼琳球。
    開卷一再續,宛若從之游。
    歷歷爽心目,毛發為颼颼。

    402 《秋日即事》 宋·馮時行

    人情節物自相關,強不悲秋亦恐艱。
    漸老身危生理索,憑高眼遠暮天寒。
    樹能長嘯風前聽,山亦多愁雨裹看。
    陶寫無他仗詩句,雁聲砧杵倚欄干。

    403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 宋·胡寅

    美祿無過酒,星泉奠兩儀。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
    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壽祺。
    功深資藥石,力厚起疲贏。

    404 《游云湖》 宋·胡寅

    衡湘久來往,眼到山輒對。
    愛山真自性,久看眼未礙。
    今朝渡石潭,蘭槳亂青帶。
    初升岸稍高,忽喜地更大。

    405 《夏日同官會飲白鶴寺雙瀑亭李道濟作詩紀事因》 宋·吳芾

    嗟予好泉石,所至窮幽勝。
    年來墮塵埃,復苦炎熱盛。
    賴有古招提,相去不步仞。
    何時供燕游,庶以息喧競。

    406 《次韻季真留別》 宋·李石

    即物那知身是客,黃花空自委籬東。
    淚痕已逐西風盡,只有悲秋寫未窮。

    407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408 《上費邛州》 宋·李流謙

    疏茅裂萬戶,百戰未易得。
    一識荊州面,不作半錢直。
    朝曦明生東,夜斗光炯北。
    皎皎群目用,余影到盆隙。

    409 《桃源圖》 宋·樓鑰

    桃源初傳武陵谿,靖節作記人不疑。
    其先深避嬴政虐,嘉遯與世真相違。
    尚不知漢況晉魏,子孫綿遠無終期。
    正如三韓有秦語,傳為神仙愈難知。

    410 《跋汪季路所藏修禊序》 宋·樓鑰

    永和歲癸丑,群賢會蘭亭。
    流觴各賦詩,風流見丹青。
    右軍莫禊序,文采粲日星。
    選文乃見遺,至今恨昭明。

    411 《病目初愈張子家有詩次韻》 宋·樓鑰

    年來視物隔褷褵,只有昏花似退之。
    強起歸鴻聊自放,妙穿懸虱恐難為。
    相親黃奶交親絕,見代青姑事寖危。
    寫照苦添云蔽日,不應更誚虎頭癡。

    412 《催老融墨戲》 宋·樓鑰

    古人惜墨如惜金,老融惜墨如惜命。
    濡毫洗盡始輕拂,意匠經營極深夐。
    人非求似韻自足,物已忘形影猶映。
    地蒸宿霧日未高,雨帶寒煙山欲暝。

    413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414 《挽謝景英丈二首》 宋·趙蕃

    不見遂歷載,寄書寧寫心。
    凄涼嘆垂白,索寞遠知音。
    只道成乖隔,那知遂古今。
    赤城何許日,云物涉難尋。

    415 《次韻和答斯遠見過書所見》 宋·趙蕃

    來歸僅兼旬,來過已云屢。
    共耽林剎深,同賞溪亭露。
    濁清一再行,俊逸今古句。
    或哦山更幽,或詠舟橫渡。

    416 《次韻蕭之沈弟》 宋·趙蕃

    外家人物盛東南,古已云然豈獨今。
    兄弟長懷未多識,江湖乃得話同心。
    豈知行日還先我,更枉長吟寫意深。
    別后相思回首處,山哀浦思有余音。

    417 《九月晦日》 宋·趙蕃

    經旬不飲仍廢詩,不唯多故病使之。
    黃花潦倒烏桕赤,窮邊物色分付誰。
    空庭索索枯葉吹,氣象如我{芥刂換恭下}且羸。
    強思把筆與摹寫,安得豪壯生毛錐。

    418 《四月十二日以夏潦暴甚艤舟辰之鐵槍崖下偶得》 宋·趙蕃

    昔讀梅蘇木山詩,未信人間有此奇。
    雖云尤物不必有,時一玩之何病為。
    吾行東南千萬里,仙游不已遂臻此。
    奇奇怪怪日在眼,浩浩湯湯夜盈耳。

    419 《題王遠父所藏蘇滄浪帖》 宋·趙蕃

    吾家舊物見君家,說起漂流屢嘆嗟。
    甚欲持歸試摹寫,不堪病眼已昏花。

    420 《訪湯粹》 宋·汪莘

    文者道之器,詩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謂以一枝鳴。
    仆昔頗好學,不與時俗并。
    始求為已事,中胡濟物情。

    * 關于寫物的詩詞 描寫寫物的詩詞 帶有寫物的詩詞 包含寫物的古詩詞(5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