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作六經,中遭秦火厄。畢竟不可磨,尊道而貴德。
黑白未分時,幾人知北著。一著只這是,為子說崖略。
忘機海上游,鷗鳥下為侶。入山莫怖畏,猛虎即是汝。
法法本來空,無垢亦無凈。直向異類行,何曾失正性。
漏泄春光處,山寒已放梅。癡兒元不識,須待百花開。
相逢無間隔,萬里一天風。與子元同姓,何勞問祖翁。
辯嗟孟軻勞,清笑伯夷隘。秋毫滿六虛,須彌藏一芥。
天際油云不肯收,全妨寓目向層樓。日車難把長繩挽,春事渾同去水流。可奈馀寒猶作沴,懸知徂暑未能秋。此方記得偏炎熱,路入夔門一再由。
王家梅樹春常早,露坐曾侵月影來。聞道去年還得意,新花還似舊時開。
南屏環擁翠云堆,誰遣精廬特地開。祭酒先生甘隱遁,燃藜太乙忽飛來。胸中礧磈五千卷,門外芙蕖十萬栽。白日竟拋妻子去,群仙攜手上瑤臺。
橘園亭畔市多塵,曲院橋邊境轉清。山色湖光精舍敞,筆床茶灶釣鉛輕。奈何一字不堪煮,且與三賢相并行。笑問壽藏何早計,不妨更學趙臺卿。
毅齋大老除機關報綬,名節尤偏無所尊。曾是臚傳第一唱,卻留衣付外諸孫。挹挼柳汗初承渥,稱泛霞觴共拜恩。尚記吾家多夙契,何當握手得重論。
伯子堯夫豪杰人,四時佳致四時春。靜能觀動一機活,會復乘元千克淳。造物生生還化化,世情故故又新新。不妨長尚亭中醉,自覺沖融氣味真。
平生知舊一李友,別后長關白板扉。偶有客來孤鶴起,也無人覺小舟歸。儘渠俗子頻相惱,只恐仙禽未肯飛。莫笑爨琴并煮鶴,醉眠林下兩忘機。
除夕生魚有異逢,挑燈兩度散春風。莫言九六無心得,須信乾坤一念中。
本煩專使入煙霞,灰冷無湯不點茶。寄語甬東賢太寧,難教枯木再生花。
當年覆實子亭西,曾見春龍起蟄泥。晚接官聯方喜幸,老憂顛踣待扶攜。入蘭游霧蒙熏潤,激濁揚清望品題。蹇步強攀英俊躅,終然駑驥力難齊。
曾到臨潢已十齡,今朝復忝建旜行。正當胡虜百年運,又過秦王萬里城。盡日據鞍消髀肉,通宵聞柝厭風聲。自非充國圖方略,但致金繒慰遠甿。
頭如青山手如雨,十日瓦溝鳴羯鼓。南城病客偏作愁,魚游淺斧蛙同渚。去年曾困夏畦乾,巫祝陳牲女師舞。淮南米賤隔關河,漫道歸期久已許。
小筑青冥不厭勞,松拖紫翠竹牽梢。仙郎不憶青綾被,辛苦江頭一把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