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內經的詩詞(490首)

    41 《內直以金橘送七兄》 宋·周必大

    晝臥玉堂殿,眼看金彈丸。
    禹包經歲月,鄭驛助杯盤。
    黃帶霜前綠,甘移醉后酸。
    江湖有兄弟,此日憶團欒。

    42 《上林內翰二首》 宋·毛滂

    內廷吳陸善文書,絕代如公可數渠。
    科斗他年載深厚,楞伽終日伴清虛。
    濟時即展經綸業,華國聊施采色余。
    想為君王話堯舜,玉堂對罷夜何如。

    43 《寄內》 宋·蘇轍

    與君少年初相識,君年十五我十七。
    上事姑章旁兄弟,君雖少年少過失。
    昏晨定省歲月短,五十還朝定何益。
    憂深責重樂無幾,失足一墜南海北。

    44 《次韻毛君經旬不用鞭撲》 宋·蘇轍

    共喜秋深酒未醇,官曹休暇不須旬。
    政寬境內棠陰合,訟去庭中草色新。
    不惜牛刀時一割。
    已因鼷鼠發千鈞。
    歲終誰為公書考,豈止江西第一人。

    45 《送汪內相移鎮宣城》 宋·黃公度

    龍紀膺圖代,龜書出洛年。
    人文初炳煥,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籬缺,諸儒門戶專。
    天將扶古道,岳始降名賢。

    46 《被詔考制科呈胡武平內翰三首》 宋·王珪

    清曉華芝度景陽,凝嚴又許對西廂。
    通宵客夢聞鈞吹,幾日朝衣帶御香。
    東觀圖書經屢讀,舊蹊桃李見新芳。
    三千文字皆奇冊,飽死侏儒詎足量。

    47 《奉和御製內苑嘉穀》 宋·夏竦

    淵圣欽明撫庶氓,齋居勵翼御彤庭。
    天田播種勤農事,云稼流祥耀國經。
    瓊粒蕃滋爭結穟,龍枝屈曲競分形。
    搖風秀色交卿靄,垂穎馀光近帝星,茂遂豈同蕖葉異,殊尤全掩鳳冠靈。
    連莖五七逾成數,實表皇穹鑒德馨。

    48 《和陶讀山海經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 宋·吳芾

    吾邑多緇徒,浩浩若云海。
    大機久已亡,賴有小機在。
    乃更與一岑,純全兩無悔。
    堂堂二老禪,海內共期待。

    49 《挽何內翰二首》 宋·吳芾

    場屋聲名四海知,十年平步上丹聲。
    伏蒲議論高千古,視草文章妙一時。
    雅望自應登輔弼,壯圖仍欲濟艱危。
    誰知竟負經綸志,空使人懷殄瘁悲。

    50 《挽何內翰二首》 宋·吳芾

    老去交游半淺深,高山流水獨知音。
    分攜苦未經寒暑,轉盼那知隔古今。
    聯事尚懷時把酒,同朝猶記共論心。
    無因執紼西山路,空對東風淚滿襟。

    51 《用汪彥章內翰諸公韻二首呈信字》 宋·仲并

    王門一歲幾經過,客裹承顏未厭多。
    詩卷心胸傾錦繡,珍庖盤釜薦麟駝。
    自慚淮海可憐客,每費江湖無盡波。
    玉樹芝蘭為公喜,庭空千丈影婆娑。

    52 《送內弟汪莊仲赴浙西倉幕》 宋·樓鑰

    家食八經秋,茲焉嘉宦游。
    往依王仲賓,況事薛居州。
    寄信憑鴻羽,題詩記虎丘。
    云飛親舍近,時望海東頭。

    53 《何內翰挽詞》 宋·樓鑰

    豪奪錦標天下聞,慨然有志整乾坤。
    諫坡論事言皆合,帝幄談經道益尊。
    千古高文在鰲禁,一時名士上龍門。
    經綸未究身先死,痛惜誰能作九原。

    54 《經筵講詩徹章進詩》 宋·樓鑰

    圣主承丕祚,于今歲幾遷。
    昭回光飾物,剛健位乘乾。
    善治新更化,當陽獨攬權。
    誅鉏及共鯀,擢任列閎顛。

    55 《送內弟汪耐翁隨侍因赴臨川推官》 宋·樓鑰

    之子長才盍要津,未知此別幾經春。
    且為湓浦過庭子,徑作臨川入幕賓。
    生長外家身已死,周旋中表意尤親。
    從今家問須情實,莫事虛文學外人。

    56 《寄周內翰》 宋·趙蕃

    一自春風辱報書,后來安否定何如。
    江山我敢涪翁后,事業公真六一余。
    百年半途過九十,千間大廈豈無廬。
    不知蹀躞天街馬,孰愈崎嶇經壑車。

    57 《陳擇之經過以贛守留尚書得祠亟歸別之其行甚》 宋·趙蕃

    過我不停軌,嗔公但憶歸。
    民思河內借,士失荊州依。
    別去目易極,詩來寒益衣。
    今時未為貴,歲晚望荊扉。

    58 《歐陽詢陰符經帖贊》 宋·岳珂

    內史書如率令,善奴秀比官奴。
    千古會稽楷則,于今重見陰符。

    59 《踏云行·耳聽金經》 元·馬鈺

    耳聽金經,口餐玉餅。
    手持象管書心印。
    雖然事事競相縈,真如不動常清凈。
    欲要靈明,須磨內鏡。
    居塵不雜真常應。
    真常應后顯胎仙,胎仙

    60 《滿庭芳 看清靜經,因作是詞,贈徐司判》 元·馬鈺

    孤眠獨處,不迷外境。
    常常留心內認。
    悟徹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即非世間男女,是無中、些兒結正。

    * 關于內經的詩詞 描寫內經的詩詞 帶有內經的詩詞 包含內經的古詩詞(4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