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內神的詩詞(739首)

    581 《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 宋·樓鑰

    刺史諸侯貴,春城海水邊。
    層城臨媚景,水合數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門吼瀑泉。
    游山憶謝公,頻游任履穿。

    582 《壬寅仲冬晦日同吳監丞游延祥宮延祥蓋和靖所》 宋·楊冠卿

    霜日炫晴晝,湖光掠眼明。
    散策事幽討,出門聊意行。
    柳塘和靖居,宮殿若化成。
    霞裾赤城仙,笑語相逢迎。

    583 《送新姜與葺芷》 宋·鄭清之

    仲尼胡不徹姜食,損智深譏藏戲劇。
    將以愚民豈其然,半山失喜為動色。
    拗執誰解鐫此老,一時鑿說契角臆。
    我疑諗之神農書,增壯胃腑良有力。

    584 《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 宋·魏了翁

    山河兩戒南北分,天地一氣華戎鈞。
    譬諸指搐非害事,往往西體為不信。
    惟今愧虜相噬吞,人言雪恥茲其辰。
    盍驅卞莊刺刺虎,又嗾廬{捉去扌加犭}擒狡{皴去皮加兔}。

    585 《李制置生日》 宋·魏了翁

    披荊重立小朝廷,風遞南薰入扇巾。
    大勢已馮天祚宋,中興更賴岳生申。
    扶持命脈還吾蜀,消息精神運此身。
    人原武功歸入相,我祈河內且留恂。

    586 《次韻虞永康廬居生芝》 宋·魏了翁

    河南富貴花,人與譜姓氏。
    惟茲三秀者,不譜亦名世。
    肖形草木均,出處哲人似。
    無然而致之,朝菌何異此。

    587 《至后再見大雪楊尚書約登天開圖畫閣分得平字》 宋·魏了翁

    天公閔亦子,踴為營杯羹。
    寸白未云厭,賜以一尺平。
    微陽動黃宮,萬寶隨孳萌。
    蝗妖坐遠屏,癘鬼亦就烹。

    588 《贈相士丁日宣》 宋·周文璞

    張公謂余可神仙,薛顛謂余可英杰。
    丁生謂二皆無成,世間安有此奇絕。
    麒麟閣上冠貂蟬,龍虎鼎內治大丹。
    興來一笑掃燕□,回首已自升云端。
    何如只向松江渡,楊柳影邊茅屋住。
    臥看蒼虬挾白云,卷取秋濤過江去。

    589 《上游參預壽二首》 宋·程公許

    并生覆載間,肖翹無小大。
    陰陽所發舒,榮瘁各變態。
    若為壽命獨,劂有松柏檜。
    郁郁被澗阿,童童狀車蓋。

    590 《明禋進戒詩》 宋·程公許

    於赫圓宰,視聽自民。
    惟圣能饗,非德莫親。
    乃眷炎宋,受命以仁。
    十月三葉,涵每毓春。

    591 《送崔吉甫外刺安康分韻得客字》 宋·程公許

    崔郎神駿如天馬兮來西極,霜蹄蹴踏汗流赤。
    不令長楸嘶風扈屬車,亦合交河涉冰摧蔽敵魄。
    世無善御如王忍受,可能帖耳受鞭策。
    棧云嵯峨漢江碧,一眼長淮天不隔。

    592 《瀘水清》 宋·程公許

    瀘水清,瀘水之清如鏡平。
    蜀江西來流沄沄,內江胥命如逡巡。
    兩江合處聳百雉,表里益梓巴夔分,如戶有限齒有唇。

    593 《夜讀杜詩四十韻》 宋·蘇泂

    夜讀老杜詩,如對老杜面。
    此翁歷艱難,往往詩中見。
    曩吾游川蜀,所恨年數淺。
    草堂聞無人,正在成都縣。

    594 《再用韻答和者》 宋·衛宗武

    依山構靖廬,雖陋亦可坐。
    幽林隔塵囂,邐迤八九嶞。
    時來友高士,一歲知幾過。
    野花薰醉醒,山鳥啼夢破。

    595 《用前人示諸兒韻》 宋·陳著

    世事紛游塵,薄俗囂鬭鶉。
    手足誰魯衛,肝膽多越秦。
    獨君先君子,父事吾先人。
    我得從之游,義與同胞鈞。

    596 《贈地理錢季實》 宋·何夢桂

    神仙地理無多訣,未用尋龍先看峽。
    次看峽內有明堂,外峽內堂垣氣結。
    交結深時垣氣牢,交結淺時垣氣洩。
    回看遠障起星峰,認得星峰是祖宗。

    597 《林寶文生日》 宋·王炎

    乾健運元氣,斗杓默回旋。
    千歲生一圣,半千生一賢。
    間世有異稟,天意非徒然。
    皇極在人心,俗學無自得。

    598 《木蘭花慢·論修行鍛練》 元·王哲

    論修行鍛練,只元是這些兒。
    也勿取、翁婆姹女,嬰子相隨。
    休言木龍金虎,更何須、黑赤坎和離。
    奉報諸公入道,莫令形苦神疲。

    599 《望蓬萊·修練事》 元·王哲

    修練事,子細好鋪陳。
    外做四肢安樂法,內觀五臟倒顛因。
    便是得全真。
    堅守定,營殼要申申。
    二氣合和開本性,三田搬運助靈神。
    只此喚仙

    600 《得道陽》 元·王哲

    二月還知水氣和。
    風生木德自然歌。
    兀兀轉生離內女,怡怡笑殺月中娥。
    耿耿分明天下河。
    我今回首出高坡。
    三萬六千神曜聚,重樓十二液津

    * 關于內神的詩詞 描寫內神的詩詞 帶有內神的詩詞 包含內神的古詩詞(7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