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內容的詩詞(425首)

    261 《月下彈琴記集句詩(二十首)》 明·李楨

    云想衣裳花想容,青春已過亂離中。
    功名富貴若長在,得喪悲歡盡是空。
    窗里日光飛野馬,巖前樹色隱房櫳。
    身無彩鳳雙飛翼,油璧香車不再逢。

    262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263 《送劉侍郎往邊》 明·羅玘

    大旗飐軍軍吏集,赤日射甲甲流汁。
    將軍纛載胭脂馬,此馬遇胡慣先入。
    馬芻軍糗高于山,千乘萬乘居庸關。
    三軍久飽思一戰,萬弩先射奚契丹。

    264 《舊官詞》 未知·謀[B16J]

    女墻橫截鐘山麓,子城十里空其腹。
    老宮監守西上門,日見宮中春樹綠。
    當年玉座遷北平,燕麥多從輦路生。
    太液煙波空吊影,未央鐘鼓不聞聲。

    265 《擬君子有所思》 明·石珝

    朝登黃金門,暮上白玉堂。
    清飆播柔弦,倏忽變炎涼。
    蟋蟀吟苔砌,宵行流夜光。
    云漢懸西南,星斗何縱橫。

    266 《驪山老妓行(補唐天寶遺事,戲效白樂天作)》 明·孫蕡

    秋風楊柳凋金縷,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驪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掃山遠碧,蟬鬢半拋云亂吐。
    時妝無復新妖嬈,曩態猶存舊嬌嫵。

    267 《和高季迪將進酒》 明·王璲

    君不見云中月,清光乍圓還又缺。
    君不見枝上花,容華不久落塵沙。
    一生一死人皆有,綠發朱顏豈能久。
    樽前但使酒如澠,肘后何須印懸斗。

    268 《送安南使還國應制》 明·王彝

    帝德如天四海同,卉裳相率向華風。
    稱藩特奉龍函表,偃武仍包虎韔弓。
    貢自炎方歸域內,心先流水到江東。
    路經日出知天大,城與山蟠見地雄。

    269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270 《連理木為何坰賦》 明·徐賁

    松陽之山如游龍,粵羅浮原獨巃嵸。
    有墳峨峨樹且封,誰其葬者楚國公。
    楚公系同正獻宗,煌煌炎宋祠業鴻。
    若子洎孫俱登庸,德澤綿衍何其隆。

    271 《見黃淮少保(三首)》 明·應宗祥

    盛世天所助,生此王佐才。
    道德著明效,國本益以培。
    四海永寧謐,豈曰資涓埃。
    向來諸國老,論功乃其魁。

    272 《送徑山隆上主回吳中》 明·云峰住公

    海內車書喜混同,飛云流水逐行蹤。
    秋風遍乞王城飯,夜月長聽官寺鐘。
    物外閑情憐淡泊,燈前軟語話從容。
    明朝棹指吳天杳,矯首東南送斷鴻。

    273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274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75 《擬古詩(六首·永樂五年)》 明·朱高煦

    磊落元始祖,英名出天然。
    繼統一海內,彬彬任才賢。
    偃武重斯文,生民皆息肩。
    從容頗中道,暗合如有傳。

    276 《璃璃燈》 明·紫柏大師

    誰把冰輪擲下方,老禪拈取掛虛堂。
    升沈雖復憑他力,內外從來本自光。
    未點金容猶冷淡,才然寶座愈輝煌。
    莫將龍燭堪相比,不照人王照法王。

    277 《粵東雜感》 清·程恩澤

    外藩吉利最雄猜,坐臥高樓互市開。
    有盡兼金傾海去,無端奇貨挾山來。
    五郡水旱多逋券,群賈雍容內乏財。
    只合年年茶藥馥,換伊一一米船回。

    278 《上陽白發人-愍怨曠也》 唐·白居易

    上陽人,紅顏闇老白發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279 《初除戶曹,喜而言志》 唐·白居易

    詔授戶曹掾,捧認感君恩。
    感恩非為己,祿養及吾親。
    弟兄俱簪笏,新婦儼衣巾。
    羅列高堂下,拜慶正紛紛。

    280 《送李公恕赴闕》 宋·蘇軾

    君才有如切玉刀,見之凜凜寒生毛。
    愿隨壯士斬蛟蜃,不愿腰間纏錦絳。
    用違其才志不展,坐與胥吏同疲勞。
    忽然眉上有黃氣,吾君漸欲收英髦。

    * 關于內容的詩詞 描寫內容的詩詞 帶有內容的詩詞 包含內容的古詩詞(4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