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內臺的詩詞(454首)

    421 《戲效樂天體》 宋·張镃

    去日不可再,來日焉可虛。
    直待百事足,漫把四大拘。
    黃河幾曾清,白發莫旋烏。
    全福貴安然,真樂難強圖。

    422 《榜書軒曰景白以爐香事樂天像因題詩六韻其上》 宋·張镃

    賢如文正及文忠,迂叟東坡盡學公。
    自愿人才雖太遠,仰希閒樂或相同。
    墅邱寺觀游須遍,臺榭舟橋樂未窮。
    酩酊酒拚猶欠量,平夷詩效竟無功。
    子遲發白如先約,官達名高定不逢。
    賴有香山類東剎,西方內院各心空。

    423 《挽齊齋倪尚書》 宋·劉宰

    南山有孤松,屹立幾尋丈。
    雪根雨露滋,藤蘿巧相傍。
    高柯撐青空,落落不可上。
    遼東白鶴歸,城郭固無恙。

    424 《趙魏公竹枝歌》 明·張羽

    趙魏公,宋王孫,風流白晳更能文。
    丹青自比董北苑,書法兼工王右軍。
    至元詔書征草澤,召見廷中推第一。
    三府趨朝賀得人,萬乘臨軒賜顏色。

    425 《戚里婿》 明·李東陽

    戚里婿,城貴妃。
    社內侍,董丞相。
    無私交,難共事。
    臺兵不待章奏批,丞相出城君不知。
    丞相出,天下惑。
    君不知,竟何國。

    426 《胡忠安公挽詩(四十韻)》 明·李東陽

    文廟臨朝日,英皇復辟年。
    我公臺鼎貴,臣職始終全。
    舊錫恩榮榜,仍居侍從員。
    皂囊繁出入,彤陛儼周旋。

    427 《西山和許廷冕劉時雍汪時用三兵部韻(四首)》 明·李東陽

    半嶺香臺石磴斜,諸空縹緲送天花。
    新開塔寺雄西郭,舊賜經幢出內家。
    避暑亭前泉帶雨,回龍殿下水明霞。
    太平天子無巡幸,頭白山僧誦《法華》。

    428 《古田女》 宋·陳普

    昔年過饒州,一事獨希差。
    清川浴婦人,以書不以夜。
    上流濯垢膩,下流汲歸舍。
    供佛與事尊,共用如啗蔗。

    429 《九日》 宋·方回

    樓前樓比后徘徊,便當登高百尺臺。
    海內共知吾輩老,江南未見菊花開。
    細思去歲人誰健,遙想中原雁已來。
    我似少陵亦賒酒,不妨剩舉兩三杯。

    430 《八月二十四日賓旸華父同登秀亭二首》 宋·方回

    垂垂三徑晚香開,二妙端能為我來。
    老瓦尚堪沽濁酒,破鞋何惜上高臺。
    十年心事霜髯短,萬□秋聲畫角哀。
    海內詩人有公等,懸崖待與斸蒼苔。

    431 《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 宋·方回

    我年三十四,鄂漢脫戰場。
    四月扁舟東,生汝于建康。
    九載鶴山門,靜翁還鵷行。
    實為舊主人,別意殊徊徨。

    432 《題徐仲彬達觀亭》 宋·方回

    乾涵坤毓萬匯夥,獨得為人賴鈞播。
    八尺身為天地贅,一寸心將天地裹。
    道眼自應非肉眼,以心觀物無不可。
    靈臺光塵日月縣,肯使一絲掛塵堁。

    433 《送劉都事五十韻》 宋·方回

    近人于仕宦,如以韓盧獵。
    泰山有不見,得獸夸足捷。
    學問夫何如,有書鑰諸篋。
    府史以為師,僅能署吏牒。

    434 《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宋·方回

    憶我幼時事,南歸自番禺。
    三邊已澒洞,內郡猶無虞。
    故居山城間,四面阛闠區。
    東西萬貨集,朝暮百賈趨。

    435 《題祝公輔靜得齋》 宋·方回

    鄭衛撼俗耳,姬姜接凡目。
    醇酎誑渴吻,大房誘饑腹。
    一閾內外間,鮮不妄舉足。
    堂堂七尺軀,頃刻萬感觸。

    436 《送陸同知北上二首》 宋·陸文圭

    浙尾帶荒江,土與材俱簿。
    吳李獨終隱,楚黃亦晚錯。
    馀子不足數,眼明見卓落。
    騄馳初歷塊,青萍新淬鍔。

    437 《送干壽道同知北上》 宋·陸文圭

    甲寅詔下興賢才,吳中多士轟春雷。
    門外鵠袍那可數,一人獨上黃金臺。
    宦途詰曲容下得,直向東海窺蓬萊。
    蓬萊水闊云氣浮,眼看健翮摩天游。

    438 《挽貢仲章學士》 宋·陸文圭

    才優如貢禹,經行復精純。
    海內多知已,江東尚有人。
    林泉隱君子,臺閣古名臣。
    九轉丹成去,青山宰木春。

    439 《送何同叔赴湖南漕》 宋·彭龜年

    疇昔登賢書,夫子持文衡。
    每見輒忽別,問端不能更。
    一從齒周行,后先佐司成。
    未幾奉辟書,復接臺中評。

    440 《一中》 宋·丘葵

    莫把三才別立根,此身亦自一中分。
    四時環繞天包地,萬片擲舒山出云。
    道在靈臺常潑潑,氣歸元海自沄沄。
    百年保合太和內,老學無成恐有聞。

    * 關于內臺的詩詞 描寫內臺的詩詞 帶有內臺的詩詞 包含內臺的古詩詞(4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