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內傳的詩詞(561首)

    381 《滿庭芳·青幄高張》 宋·無名氏

    青幄高張,瓊枝巧綴,萬顆香染紅殷。
    絳羅衣潤,疑是火然山。
    白玉釵頭試篸,黃金帶、奇巧工鉆。
    題評處,仙家異種,分付在人間。

    382 《西江月 至元十三年,江南初內附,民間盛傳》 宋·無名氏

    九九乾坤已定,清明節后開花。
    米田天下亂如麻。
    直待龍蛇繼馬。
    依舊中華福地,古月一陣還家。
    當初指望甕生涯。
    死在西江月下。
    記之如此,未如孰是。

    383 《送宣州簽判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勛》 宋·梅堯臣

    寒溪翠拖碧玉帶,蒼山晴臥蛻骨龍。
    水邊苦竹抽肥筍,石上老蕨拳紫茸。
    泊船系纜宿明鏡,昭亭廟古攢瘦松。
    陰風雨電潭心起,云遮北嶺如墨濃。

    384 《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 宋·梅堯臣

    天子歲嘗龍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
    聞香已入中都府,團品爭傳太傅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
    吳中內史才多少,從此莼羹不足跨。

    385 《次韻永叔試諸葛高筆戲書》 宋·梅堯臣

    公負天下才,用心如用筆。
    端勁隨意行,曾無一畫失。
    因看落紙字,大小得疏密。
    筆工諸葛高,海內稱第一。

    386 《九月晦日謁韓子華遂留邀江鄰幾同飲是夕值其》 宋·梅堯臣

    乘興驅車偶一來,旋呼江老舊游陪。
    驚風送雨寒初動,舉酒浮蛆撥不開。
    騏驥鞴時聞內宿,琵琶彈急怨虛催。
    接籬帶去令傳樣,自此逢歡未便回。

    387 《依韻和集英殿秋晏》 宋·梅堯臣

    殿幄陳金石,宮梧集鳳凰。
    侍臣嚴虎帳,法袞被龍章。
    九谷初登稔,群黎共樂康。
    宴盤犀作鎮,舞綴錦成行。

    388 《姑蘇雜詠 開元寺石缽》 明·高啟

    寶石當年琢帝青,浮波不異木杯輕。
    傳靈已歷乾陀國,乞食曾來舍衛城。
    漁父得時初洗獻,法王在日每擎行。
    寺僧見客休頻出,恐有藏龍此內驚。

    389 《送貢士會試京師》 明·高啟

    國家文治今百年,多士孰賚皆知天。
    南宮坐試二三策,能使海內無遺賢。
    院門晨開官燭爛,白袍鵠立人五千。
    上談禮樂祖姬孔,下議制度輕讎玄。

    390 《兵后逢張孝廉醇》 明·高啟

    前年遠別君父子,遭亂相傳皆已死。
    今朝南陌忽逢君,為識人中語音似。
    君言從親渡海濤,欲避兵禍辭官曹。
    間關僅得返鄉里,脫命羅罔真秋毫。

    391 《朝鮮兒歌(予飲周檢校宅,有二高麗兒歌舞者》 明·高啟

    朝鮮兒發綠,初剪齊雙眉。
    芳筵夜出對歌舞,木綿裘軟銅環垂。
    輕身回旋細喉轉,蕩月搖花醉中見。
    夷語何須問譯人,深情知訴離鄉怨。

    392 《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時至正己亥歲》 明·高啟

    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駕頻出。
    仗中樂部五千人,能唱新聲誰第一?燕國佳人號順時,姿
    容歌舞總能奇。
    中官奉旨時宣喚,立馬門前催畫眉。

    393 《陰山女歌》 宋·晁說之

    陰山女漢服,初裁淚如雨。
    自看顏色宜漢裝,琵琶豈復傳胡譜。
    赤車使者傳琵琶,翩然雌鳳隨凰去。
    豈不憐此女兒心,父母生身遠有祖。

    394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395 《送大淵宰安溪七言三首》 宋·劉克莊

    吾觀明府毫端妙,傳得尊公肘后方。
    番俗尚歌漢東柳,莆人不剪召南棠。
    威驅未若心懷惠,內荏徒然外抑強。
    想見江鄉與閩嶠,家家各炷一爐香。

    396 《和興化趙令君二首》 宋·劉克莊

    落筆昔傳九天上,誅茅今老萬山中。
    殷勤封內種花令,物色畦間拾穗翁。
    道是單傳曾雪立,元來一字恥雷同。
    語君此事須商榷,唐律尤難似古風。

    397 《和竹溪懷樗庵二首》 宋·劉克莊

    偶賦東風御柳詩,流傳誤柬九重知。
    昔曾苑內借全樹,今向林間巢一枝。
    已買十牛耕笠澤,難陪八駿宴瑤池。
    鬳翁同灑遺弓淚,猶記甘泉□□隨。

    398 《和居厚弟韻》 宋·劉克莊

    端嘉已羨谷鶯遷,不覺龍飛又幾年。
    坡老嘗稱少公勝,伯淳曾道二哥賢。
    騰箋內舉雖如此,秉筆中書豈必然。
    歲晚偶同耆舊傳,瞎翁安得似癯仙。

    399 《黃寬夫示詩不已自和前二首答之》 宋·劉克莊

    精思巧斬詩家事,繆敬陽尊市道交。
    杜說新詩猶費改,韓評推字不如敲。
    衣傳曾飲先師乳,弦絕今無異域膠。
    欲引藺卿懷內璧,吾貧未免以磚拋。

    400 《挽鄭郎公衛夫婦二首》 宋·劉克莊

    遺言傳屬纊,內則冠幽閨。
    劉尹真長妹,黔婁處士妻。
    鸞離暮年恨,鶴吊凍云迷。
    慧性無生滅,幡花導向西。

    * 關于內傳的詩詞 描寫內傳的詩詞 帶有內傳的詩詞 包含內傳的古詩詞(5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