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養靜的詩詞(289首)

    101 《臨江仙》 宋·蘇軾

    以為異人。
    后十年,筑室黃岡之北,號靜安居士。
    作此記之。
    細馬遠馱雙侍女,青巾玉帶紅靴。

    婉約寫景婦女懷遠

    102 《鷓鴣天(獻汲公相國壽)》 宋·米芾

    暖日晴烘候小春。
    際天和氣與精神。
    靈臺靜養千年壽,丹灶全無一點塵。
    壽彭祖,壽廣成。
    華陽仙裔是今身。
    夜來銀漢清如洗,南極星中見老人。

    103 《浣溪沙》 宋·趙令

    少日懷山老住山。
    一官休務得身閑。
    幾年食息白云閑。
    似我樂來真是少,見人忙處不相關。
    養真高靜出塵寰。

    104 《卜算子》 宋·徐俯

    心空道亦空,風靜林還靜。
    卷盡浮云月自明,中有山河影。
    供養及修行。
    舊話成重省。
    豆爆生蓮火里時,痛撥寒灰冷。

    送別友人

    105 《法曲(遍第二)》 宋·曹勛

    向虛靖晨起。
    朝元意達,沖漠怡怡。
    三天澄映,九光霽碧,如有鶴舞鸞飛。
    泛空際。

    冬天寫雪梅花

    106 《減字木蘭花》 宋·張掄

    澄神靜慮。
    □□□□□□□。
    □□□□。
    □□□侖水滿池。
    無中養□。
    □□□□□□□。
    □□凡胎。
    五彩云生鶴駕來。

    寫景夕陽寫水西湖抒情

    107 《念奴嬌·宜雨亭詠千葉海棠》 宋·張鎡

    綠云影里,把明霞織就,千重文繡。
    紫膩紅嬌扶不起,好是未開時候。
    半怯春寒,半便晴色,養得胭脂透。
    小亭人靜,嫩鶯啼破清晝。

    詠物寫花懷人

    108 《沁園春(壽竹窗兄)》 宋·陳著

    吾竹窗兄,吾能評者,只將竹看。
    是丹山佳氣,胚月軍茂直,嵩溪潤脈,滋養清堅。
    雪虐霜凌,風饕雨惡,撼頓侵欺今幾年。
    元無損,這虛心實節,卻自依然。

    109 《沁園春(壽竹窗兄)》 宋·陳著

    吾竹窗兄,吾能評者,只將竹看。
    是丹山佳氣,胚月軍茂直,嵩溪潤脈,滋養清堅。
    雪虐霜凌,風饕雨惡,撼頓侵欺今幾年。
    元無損,這虛心實節,卻自依然。

    110 《浣溪沙(題紫清道院)》 宋·周密

    竹色苔香小院深。
    蒲團茶鼎掩山扃。
    松風吹凈世間塵。
    靜養金芽文武火,時調玉軫短長清。
    石床閑臥看秋云。
    長清、短清,皆琴曲名。

    夏天

    111 《漁家傲》 宋·可旻

    毛衫。
    富貴經中談凈域。
    赤珠瑪瑙為嚴飾。
    彼土眾生當曉色。
    擎衣裓。
    妙華供養他方佛。
    稚小嬉游隨沒溺。
    娑婆是苦何曾識。
    忻厭邇來方有力。
    從朝夕。
    靜焚一炷香凝碧。

    112 《頤和園詞》 清·王國維

    漢家七葉鐘陽九,澒洞風埃昏九有。
    南國潢池正弄兵,北沽門戶仍飛牡。
    倉皇萬乘向金微,一去宮車不復歸。
    提挈嗣皇綏舊服,萬幾從此出宮闈。

    寫景抒情愁苦

    113 《般涉調·哨遍·半世逢場作戲》 元·馬致遠

    半世逢場作戲,險些兒誤了終焉計。
    白發勸東籬,西村最好幽棲,老正宜。
    茅廬竹徑,藥井蔬畦,自減風云氣。
    嚼蠟光陰無味,旁觀世態,靜掩柴扉。

    初中古詩高中古詩懷古同情憂民

    114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115 《送虛白上人序》 明·高啟

    余始不欲與佛者游,嘗讀東坡所作《勤上人詩序》,見其稱勤之賢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間,必不負歐陽公。
    ”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風壞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與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讀書之暇,因往云巖諸峰間,求所謂可與游者,而得虛白上人焉。
    虛白形癯而神清,居眾中不妄言笑。

    送別序文

    116 《心術》 宋·蘇洵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凡兵上義;不義,雖利勿動。
    非一動之為利害,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古文觀止議論用兵

    117 《九思》 兩漢·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憂!
    天生我兮當闇時,被諑譖兮虛獲尤。
    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游。

    楚辭

    118 《霍光傳(節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少兒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
    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

    傳記

    119 《曾國藩誡子書》 清·曾國藩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許可,老大徒傷,不勝悚惶慚赧。
    今將永別,特將四條教汝兄弟。
    一曰慎獨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

    家訓

    120 《誡子書》 兩漢·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修身立志

    * 關于養靜的詩詞 描寫養靜的詩詞 帶有養靜的詩詞 包含養靜的古詩詞(28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