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養長的詩詞(978首)

    681 《飲酒吟》 宋·邵雍

    時時醇酒飲些些,頤養天和以代茶。
    無雨將成大兇歲,負城非有好生涯。
    身居畎畝須憂國,事委男兒尚恤家。
    人間老來何長進,鑒中添得鬢邊華。

    682 《奉報窮秋寄隱士詩》 南北朝·庾信

    王倪逢嚙缺。
    桀溺偶長沮。
    藜床負日臥。
    麥隴帶經鋤。

    683 《周祀五帝歌 赤帝云門舞》 南北朝·庾信

    招搖指午。
    對南宮。
    日月相會。
    實沉中。
    離光布政。
    動溫風。
    純陽之月。
    樂炎精。
    赤雀丹書。
    飛送迎。
    朱弦絳鼓。
    罄虔誠。
    萬物含養。
    各長生。

    684 《奉報趙王出師在道賜詩》 南北朝·庾信

    上將出東平。
    先定下江兵。
    彎弓伏石動。
    振鼓沸沙鳴。

    685 《次韻閻甥伯溫池上八首》 宋·晁補之

    物養有得失,瘠地江河隈。
    亭檻但小草,山林自奇材。
    我有八極興,聊堪一席開。
    長嘯本造適,悲風為誰來。

    686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九》 宋·晁補之

    城東故鹽渠,自昔誰所開。
    似說全盛時,邈焉一長懷。
    穿渠引江水,此計未為乖。
    千帆競暮入,集浦如烏棲。

    687 《某獲造司空府得至便座見文禽五六夷猶曲池上》 宋·毛滂

    許近清池養羽儀,恩波穩暖自忘歸。
    長依竹石供瀟灑,不學蒼鷹飽便飛。

    688 《師文莫君以仆治東園甚力官滿且去為賦詩以道》 宋·毛滂

    小桃繁杏何須論,只要池邊竹半林。
    不養鳧鹥憐淥凈,苦留風月伴清深。
    后人來蔭十圍木,故老看移一畝陰。
    分付庭梅管春色,長官情味此花心。

    689 《游廬山山陽七詠 簡寂觀》 宋·蘇轍

    山行但覺鳥聲殊,漸近神仙簡寂居。
    門外長溪凈客足,山腰苦筍助盤蔬。
    喬松定有藏丹處,大石仍存拜斗余。
    弟子蒼髯年八十,養生世世授遺書。

    690 《遺老齋絕句十二首》 宋·蘇轍

    避事已謝客,養性不看書。
    書中多感遇,掩卷輒長吁。

    691 《再和十首》 宋·蘇轍

    澗草巖花日日開,江南秋盡似春回。
    旋開還落無人顧,惟有山蜂暖尚來。
    江上孤城面面山,居人也自不曾閑。
    蜂游蟻聚知何事,日夜長橋南北間。

    692 《題王詵都尉畫山水橫卷三首》 宋·蘇轍

    摩詰本詞客,亦自名畫師。
    平生出入輞川上,鳥飛魚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聲活活流肝脾。
    行吟坐詠皆自見,飄然不作世俗詞。

    693 《次韻王適東軒即事三首》 宋·蘇轍

    新竹依墻未出尋,墻東桃李卻成林。
    池塘草長初饒夢,村落鶯啼瞧心。
    江滿船頭朝欲轉,泥融屐齒莫尤深。
    閉門憐子成書癖,試買村醪相伴斟。

    694 《次韻子瞻見寄》 宋·蘇轍

    袞袞河渭濁,皎皎江漢清。
    源流既自異,美惡終未明。
    嗟我頑鈍質,乃與公并生。
    出處每自托,謳吟輒嘗賡。

    695 《楊惠之塑維摩像》 宋·蘇轍

    金粟如來瘦如臘,坐上文殊秋月圓。
    法門論極兩相可,言語不復相通傳。
    至人養心遺四體,瘦不為病肥非妍。
    誰人好道塑遺像,鮐皮束骨筋扶咽。

    696 《逢章戶掾赴澧州》 宋·蘇轍

    江船不厭窄,船窄始宜行。
    風裹長先過,灘頭一倍輕。
    迎親無惡處,祿養勝躬耕。
    澧上春蘭早,猶堪吊屈生。

    697 《逢章戶掾赴澧州》 宋·蘇轍

    江舟不厭窄,船窄始宜行。
    風里長先過,灘頭一倍輕。
    迎親無惡處,祿養勝躬耕。
    澧上春蘭早,猶堪吊屈生。

    698 《和子瞻宿臨安凈土寺》 宋·蘇轍

    四方清凈居,多被僧所占。
    既無世俗營,百事得豐贍。
    家居每紛薄,奉養出寒欠。
    昔年旅東都,局促吁已厭。

    699 《次韻李公擇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 宋·蘇轍

    無錫銅瓶手自持,新芽顧渚近相思。
    故人贈答無千里,好事安排巧一時。
    蟹眼煎成聲未老,兔毛傾看色尤宜。
    槍旗攜到齊西境,更試城南金線奇。

    700 《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嵐州》 宋·蘇轍

    矯矯吳越士,遠為并代行。
    寒暄雖云異,慷慨慰平生。
    我昔在濟南,君時事淄青。
    連年食羊炙,便欲忘莼羹。

    * 關于養長的詩詞 描寫養長的詩詞 帶有養長的詩詞 包含養長的古詩詞(9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