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論秋夜,秋蛩是四隣。葉黃狐下隴,燈暗鼠欺人。借譽門多客,臨危俗少親。平生劉正仲,於此見情真。
多忘昏昏久廢書,閑來石上采菖蒲。瘦鞭走石蛟龍窟,細葉穿苔虎豹須。陰洞容光明復晦,乳泉盈坎潤難枯。試拈九節風前嗅,已覺登仙不用扶。
白月一家好,青山四坐迎。短筇看虎跡,高枕聽蛙聲。草具枇杷足,擬廬熠{耀光換火}行。相逢總佳士,更喜著彌明。
隆中躬耕歸,抱膝詠梁父。誰稱此臥龍,名字震東土。平生惟老龐,忘言各心許。相從亦何為,誓不入州府。
會稽筆法老無塵,今代閑閑是后身。只有愛鵝緣已盡,舉群還付和來人。
南枝未肯試瑤英,客枕愁聞屋瓦鳴。路斷往來泥滑滑,相思聊寄一壺情。
采花供課能滿庾,不自營巢庇風雨。壘土削板非愛君,君自歸之若安堵。一聲衙集律令嚴,兩股挾持筋力苦。棟宇不牢偶墮地,盡見室家窺積聚。
銀爐熾炭麒麟紅,銷金帳暖熏籠烘。爨下有蠟可代薪,笑我夜寒癡坐然枯松。貧富貴賤何不公,安能排云叫呼天九重。空憐爾松生抱有用材,不遇匠石梁棟施帡幪。
里社聞名已數年,恨無傾蓋盍簪緣。子初游學吾游宦,一笑相逢韶石邊。
好景翻禺能幾何,簿書不許我吟哦。絳紗帳里事渾少,古錦囊中詩定多。
轉篷同到嶺南州,莧菊茱萸三送秋。東道雖青開閣眼,西風恐白倚門頭。
身后相多清議同,大歸何者是家風。輕財笑饋三千客,重道爭祠六一公。門未生苔車跡滿,館無廢帚榻塵空。有人能繼碑中美,不與石相為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