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養不大的詩詞(550首)

    261 《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 宋·樓鑰

    刺史諸侯貴,春城海水邊。
    層城臨媚景,水合數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門吼瀑泉。
    游山憶謝公,頻游任履穿。

    262 《挽齊齋倪尚書》 宋·劉宰

    南山有孤松,屹立幾尋丈。
    雪根雨露滋,藤蘿巧相傍。
    高柯撐青空,落落不可上。
    遼東白鶴歸,城郭固無恙。

    263 《估客樂》 宋·方回

    為吏受賕嬰木索,漢相忽遭東市斮。
    不如估客取邪贏,居貨罔人人不覺。
    布素寒儒守鄉學,夜夜孤燈同寂寞。
    不如估客醉名倡,百萬呼盧投六博。

    264 《觀食嘆》 宋·方回

    里巷有窮叟,頹屋僅四壁。
    晨出暮乃歸,升合賴筋力。
    何能致大嚼,所具但糲食。
    上以飫老妻,不以毓子息。

    265 《送章發運楶》 宋·李復

    鄉農不寓兵,經費半非古。
    天下雖無事,禁虣必備武。
    浚郊開王畿,屹然根本固。
    鉤陳擁帝居,百萬環貔虎。

    266 《哀老婦》 宋·李覯

    里中一老婦,行行啼路隅。
    自悼未亡人,暮年從二夫。
    寡時十八九,嫁時六十余。
    昔日遺腹兒,今茲垂白鬢。

    267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福城東有大長者,居福城東海嶼上。
    於不思議塵劫中,承事供養無數佛。
    善哉長者世希有,如優曇華時一現。
    發啟廣大真實心,創無佛處阿蘭若。

    268 《聞劉行簡給事休致作詩寄之》 宋·王洋

    郡下一卷書,云自郵簽來。
    剝啄驚書眠,柴門手自開。
    上有驪珠光,照耀分塵埃。
    讀之未盡行,喜焰生寒灰。

    269 《弦歌堂》 宋·王洋

    曹務日以渾,令君心自清。
    散彼愁歡氣,化作難愉聲。
    歡愉何所寄,寄此弦歌鳴。
    歌如珠累累,弦以桐鏗鏗。

    270 《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 唐·杜甫

    鶢鶋至魯門,不識鐘鼓饗。
    孔翠望赤霄,愁思雕籠養。
    滎陽冠眾儒,早聞名公賞。
    地崇士大夫,況乃氣精爽。

    寫山抒懷壯志失意組詩

    271 《沁園春》 宋·王邁

    老先生獨以身免。
    賢者之不出如此。
    楊龜山層出,不合又去,未幾又出。
    靖康之變,以諫識大夫從駕入金營。

    272 《般涉調·哨遍·半世逢場作戲》 元·馬致遠

    半世逢場作戲,險些兒誤了終焉計。
    白發勸東籬,西村最好幽棲,老正宜。
    茅廬竹徑,藥井蔬畦,自減風云氣。
    嚼蠟光陰無味,旁觀世態,靜掩柴扉。

    初中古詩高中古詩懷古同情憂民

    273 《寧陵阻風雨寄都下親舊》 宋·梅堯臣

    晝夜風不止,寒樹嚎未休。
    人言雨殺風,雨急風未柔。
    獨扶慈母喪,淚與河水流。
    河水有冬竭,淚泉長在眸。

    274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275 《會稽頌·嗣王》 宋·諸葛興

    肇三圣兮傳一中,建人極兮參洪蒙。
    元圭錫兮汝績,昭華歸兮汝躬。
    大道公兮均嬗繼,家天下兮繇姒氏。
    嵩石兮發祥,謳歌兮與子。

    276 《次韻王止仲見寄并柬郡諸友》 明·徐賁

    少年不用悲秋蓬,致身豈但儒冠中。
    壯心非干要夸世,平生直欲圖成功。
    枉將空言恣幽討,徒采眾說相芟礱。
    全功獨取遼城箭,大言誰信扶桑弓。

    277 《桑婦謠》 明·周是修

    采桑婦,朝朝暮暮南園路,山入寧論晴與雨。
    蠶盛愁桑稀,蠶衰恐姑怒。
    大眠起來忙更忙,寢食不遑兒不顧。
    年年養蠶多繭絲,身上到頭無一縷。

    278 《若耶村老人》 宋·陸游

    昔聞若耶村,意象乃物外。
    皤然阡陌間,來往幾鮐背。
    無論百歲翁,甲子數至再,我來親見之,殊未輟耕耒。
    曩事一一言,多聞雜諄誨,回頭指丁壯,此是曾玄輩。

    279 《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 宋·張耒

    戰國韓余壤,王畿漢舊京。
    南圍山峙秀,東泛洛浮清。
    女幾荒遺廟,宜陽認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戰有榛荊。

    280 《讀張李二生文贈石生先》 宋·歐陽修

    先生二十年東魯,能使魯人皆好學。
    其間張續與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
    大圭雖不假雕瑑,但未磨礲出圭角。
    二生固是天下寶,豈與先生私褚橐。

    * 關于養不大的詩詞 描寫養不大的詩詞 帶有養不大的詩詞 包含養不大的古詩詞(5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