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茲樂的詩詞(675首)

    61 《祀風師樂章·送神》 唐·包佶

    微穆敷華能應節,飄揚發彩宜行慶。
    送迎靈駕神心饗,跪拜靈壇禮容盛。
    氣和草木發萌芽,德暢禽魚遂翔泳。
    永望翠蓋逐流云,自茲率土調春令。

    62 《巫山縣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別兼諸公攜酒樂…留于屋壁》 唐·杜甫

    臥病巴東久,今年強作歸。
    故人猶遠謫,茲日倍多違。
    接宴身兼杖,聽歌淚滿衣。
    諸公不相棄,擁別惜光輝。

    63 《讓皇帝廟樂章·奠幣》 唐·李紓

    惟帝時若,去而上仙。
    祀用商武,樂備宮懸。
    白璧加薦,玄纁告虔。
    子孫拜后,承茲吉蠲。

    64 《讓皇帝廟樂章·酌獻》 唐·李紓

    八音具舉,三壽既盥。
    潔茲宗彝,瑟彼圭瓚。
    蘭肴重錯,椒醑飄散。
    降祚維城,永為藩翰。

    65 《與永樂諸公夜泛黃河作》 唐·閻防

    煙深載酒入,但覺暮川虛。
    映水見山火,鳴榔聞夜漁。
    愛茲山水趣,忽與人世疏。
    無暇然官燭,中流有望舒。

    66 《朝回閱樂寄絕句》 唐·權德輿

    子城風暖百花初,樓上龜茲引導車。
    曲罷卿卿理騶馭,細君相望意何如。

    67 《和樂天感鶴》 唐·元稹

    我有所愛鶴,毛羽霜雪妍。
    秋霄一滴露,聲聞林外天。
    自隨衛侯去,遂入大夫軒。
    云貌久已隔,玉音無復傳。

    68 《酬樂天(時樂天攝尉,予為拾遺)》 唐·元稹

    放鶴在深水,置魚在高枝。
    升沉或異勢,同謂非所宜。
    君為邑中吏,皎皎鸞鳳姿。
    顧我何為者,翻侍白玉墀。

    69 《酬樂天(時樂天攝尉,予為拾遺)》 唐·元稹

    放鶴在深水,置魚在高枝。
    升沉或異勢,同謂非所宜。
    君為邑中吏,皎皎鸞鳳姿。
    顧我何為者,翻侍白玉墀。

    寫山寫景送別

    70 《估客樂》 唐·元稹

    估客無住著,有利身則行。
    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
    求名有所避,求利無不營。

    寫馬憤慨懷才不遇

    71 《琵琶歌(寄管兒,兼誨鐵山·此后并新題樂府)》 唐·元稹

    琵琶宮調八十一,旋宮三調彈不出。
    玄宗偏許賀懷智,段師此藝還相匹。
    自后流傳指撥衰,昆侖善才徒爾為。

    72 《梁郊祀樂章·慶肅》 唐·張袞

    籩豆簠簋,黍稷非馨。
    懿茲彝器,厥德惟明。
    金石匏革,以和以平。
    由此無疆,期乎永寧。

    73 《梁郊祀樂章·慶和》 唐·趙光逢

    就陽位,升圜丘。
    佩雙玉,御大裘。
    膺天命,擁神休。
    萬靈感,百祿遒。

    74 《太常寺觀舞圣壽樂》 唐·徐元鼎

    舞字傳新慶,人文邁舊章。
    沖融和氣洽,悠遠圣功長。
    盛德流無外,明時樂未央。
    日華增顧眄,風物助低昂。
    翥鳳方齊首,高鴻忽斷行。
    云門與茲曲,同是奉陶唐。

    看花諷刺

    75 《永遇樂(洞天)》 宋·史浩

    鄞有壺天,景傳圖畫,聲著海縣。
    四面攢峰,皆七十二,各在窗中見。
    祥云擁蔽,飛泉繚繞,咫尺似天涯遠。
    如今向、仙家覓得,挈來十洲東畔。

    76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77 《梁雅樂歌 獻雅》 南北朝·沈約

    神宮肅肅。
    天儀穆穆。
    禮獻既同。
    膺茲厘福。
    我有馨明。
    無愧史祝。

    78 《梁三朝雅樂歌 需雅 七》 南北朝·沈約

    備味斯饗惟至圣。
    咸降人神禮為盛。
    或風或雅流歌詠。
    負鼎言歸啟殷命。
    悠悠四海同茲慶。

    79 《享太廟樂章·永和》 唐·魏征

    于穆烈祖,弘此丕基。
    永言配命,子孫保之。
    百神既洽,萬國在茲。
    是用孝享,神其格思。

    80 《上后樂劉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陽詩兩句行藏堅晚》 宋·程公許

    前溪文續國,東溪學草玄。
    補處自天授,絕韋待誰編。
    淵源后溪水,脈絡千載傳。
    茲事端不朽,松石同其堅。

    * 關于茲樂的詩詞 描寫茲樂的詩詞 帶有茲樂的詩詞 包含茲樂的古詩詞(6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