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典午的詩詞(75首)
21
《會稽頌·王右軍祠》 宋·諸葛興
典午西兮金谷輩,渡而東兮藹多士。
嘉內史兮屏浮華,淡物累兮頤天粹。
升冶城兮遐想,友東山兮雅志。
修禊事兮蘭亭,觴曲水兮群英。
22
《靖安八詠》 明·古春蘭公
陳檜昔聞后庭花,今見禎明檜。
雙劍列雌雄,每與風雨會。
艮岳莫可移,夜挾驚霆壞。
至今左紐枝,老氣發光彩。
23
《題羲之觀鵝圖》 明·岳正
洛陽天子身衣青,典午橫被清談傾。
群公各抆新亭淚,諸王獨擅江東名。
王家子弟誰如玉,郎君解坦東床腹。
內史由來是散階,右軍未必非雌伏。
24
《游諸葛武侯書臺》 宋·陸游
沔陽道中草離離,臥龍往矣空遺祠。
當時典午稱猾賊,氣喪不敢當王師。
定軍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風想像梁甫吟,尚憶幡然答三顧。
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
世上俗錦寧辦此,高臺當日讀何書?
25
《得兒女消息》 宋·文天祥
故國斜陽草自春,爭元作相總成塵。
孔明已負金刀志,元亮猶憐典午身。
骯臟到頭方是漢,娉婷更欲向何人。
癡兒莫問今生計,還種來生未了因。
26
《鄧慎思學士挽詞》 宋·張耒
青衫獻賦逢知己,白首耽書還誤身。
名著道山傳故事,政行兩郡泣遺民。
文成典午群疑泮,詩和少陵佳句新。
嘆息苦身成底事,湖墳宿草已愁人。
28
《三和》 宋·劉克莊
高虛早被方心誤,老退差賢曲學阿。
私謚勿煩禮官議,自詩堪付挽郎歌。
無衾覆首留名遠,有鍤隨身覺事多。
典午諸人空曠達,其如未了死生何。
33
《煌煌京洛行》 明·劉基
齊謳且輟唱,吳趨亦停聲。
請君傾耳聽,聽我歌洛京。
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
五服畫九州,茲惟土中央。
34
《止酒》 宋·張栻
淵明通達士,止酒乃成詩。
終焉未能忘,寄意良在茲。
勇哉典午君,覆觴無再期。
念彼萬乘貴,艱難有深思。
況乃一介士,而或志可移。
祓齋揆前訓,剛制圣所辭。
銘心諒無斁,多言亦奚為。
35
《庾樓》 宋·陳造
晉起不由德,亦坐崇清虛。
陵夷莫挽回,后世猶受污。
庾非適用才,夷甫真其徒。
樓以庾得名,而庾愎且迂。
36
《和陶淵明二十首》 宋·陳造
卯金穿窬雄,典午盜有道。
當時附炎人,忍恥稱國老。
延之終代北,范粲車上槁。
矯矯竹林儶,曲蘗豈真好。
陶公諸公右,炯若橫道寶。
不就酣湎逝,亦恐自標表。
37
《習家池詩》 宋·李廌
言登峴椒亭,南望高陽池。
習君漢徹侯,種魚千石陂。
川光涵翠阜,倒影媚清漪。
伊昔典午世,山公已游嬉。
子孫安在哉,獨樂寧可期。
蕭蕭宰上木,長風蕩余悲。
38
《送姜子謙寄鐘離》 宋·樓鑰
濠梁自古揚州域,禹娶涂山城尚留。
鐘離雖嘗作楚縣,子男之國書春秋。
卑梁爭桑起吳釁,陰陵失道除漢讎。
嬴秦屬之九江郡,典午置郡任愈優。
39
《送虞仲房赴潼川漕》 宋·樓鑰
我來丹丘乘貳車,送客往往萬里余。
盛山使君別寖久,漢中郡丞新寄書。
公指四明喜鄰境,典午何知成畫餅。
揚旌忽作梓潼行,去路六千抑何迥。
* 關于典午的詩詞 描寫典午的詩詞 帶有典午的詩詞 包含典午的古詩詞(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