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典義的詩詞(140首)
61
《香入云亭為高子章賦》 宋·杜去輕
山麓有庭存古意,不種凡花惟種桂。
苔葑蘚剝迸鱗皺,雪勁霜頑聾蒼翠。
栽培豈解一日成,愛惜至今尤不易。
來人不必問典型,對此儼然前輩是。
62
《城山拜林艾軒》 宋·方公權
履齋早歲及朱門,末后通家得艾軒。
德義遠從王父父,典刑愧忝外孫孫。
世無前輩吾安仰,師有傳人道始尊。
欲問先生游歷處,庭前老樹或能言。
63
《江纂墓碑》 宋·孫起卿
家有占冢碑,近自田家獲。
藏之五六年,未甚見省錄。
古苔侵文理,封結殆莫識。
偶然嗟其窮,一一為磨剔。
65
《東州逸黨》 宋·顏太初
天之有常度,躔次絕乖離。
地之有常理,沈潛無變虧。
人之有常道,高下遵軌儀。
三才各定位,萬古永不移。
66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67
《浯溪》 宋·鍾興嗣
羯奴禍唐室,宗社已傾危。
翠華幸西蜀,大物孰主持。
儲君起靈武,事亦從權宜。
人望既有屬,奸孽就誅夷。
68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70
《祖德詩九章》 明·朱瞻基
上天信崇高,臨下明以赫。
元季政昏亂,帝用厭夷狄。
眷求令德宗,視乃善慶積。
沛然啟其祥,疆宇俾開辟。
73
《閱古堂詩》 宋·范仲淹
中山天下重,韓公茲鎮臨。
堂上繪昔賢,閱古以儆今。
牧師六十人,冠劍竦若林。
既瞻古人像,必求古人心。
75
《耄志十首》 宋·劉克莊
善和坊里早多病,翰墨場中竟策勛。
徑以文辭擢臣向,俄而科第與劉蕡。
止方好問經疑義,予不能通史闕文。
拈起祈招猶未識,安知五典與三墳。
76
《聶令人挽詩》 宋·劉克莊
軹井夫人風義遠,阜陵丞相典刑存。
婦言初不逾閨壺,家法尤先下里門。
命服六珈宜大國,送車千乘忽寒原。
暮年無復升堂拜,草就埋辭一斷魂。
77
《挽段夫人二首》 宋·劉克莊
母因子貴滔滔是,惟段夫人夐不同。
丹桂義方如五竇,碧梧典冊繼三洪。
魚軒甫拜咸寧郡,象服未朝長樂宮。
何必他人勒阡表,家庭自有大宗工。
78
《上黃任道》 宋·王令
家世無雙舊,材資第一良。
山川儲地秀,日月合天光。
遠色抵千古,洪聲壓四方。
道如天未喪,子讓世誰當。
79
《徐太元》 宋·文同
彼徐太元者,杭州之參軍。
同僚曰張惠,犯贜抵深文。
徐哀其母老,詣獄輒自陳。
謂惠所受贜,太元本同分。
* 關于典義的詩詞 描寫典義的詩詞 帶有典義的詩詞 包含典義的古詩詞(1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