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具理的詩詞(170首)

    61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62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63 《形影神三首》 魏晉·陶淵明

    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贈影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

    人生哲理

    64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65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66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67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68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69 《功德寺》 明·李夢陽

    宣宗昔游幸,游戲玉泉傍。
    立宇表嵲,開池荷芰香。
    波樓遞蹙沓,風松奏笙簧。
    百靈具來朝,落日錦帆張。

    70 《傾城誤人身寄內翰洪文》 宋·朱渙

    傾城誤人身,嗟哉難具陳。
    請君試側耳,聽妾歌其因。
    妾初未笄學新妝,肌理玉雪眉黛長。
    融恰窈裊銷金裳,態濃意遠奪目光。

    71 《水調歌頭 端午》 元·王旭

    漱齒汲寒井,理發趁涼風。
    先生畏暑晨起,笑語聽兒童。
    說道今年重午,節物隨宜稍具,還與去年同。
    己喜酒尊冽,更覺*盤豐。

    72 《蘇武慢·元氣充餐》 元·馮尊師

    元氣充餐,麻衣遮體,萬事轉頭何濟。
    黃芽白雪,黑水紅云,軒帝注傳名世。
    深謝名師,說破希夷,妙理本來精粹。
    把仙胎養就、云*繚繞,萬神咸備。

    73 《百字令 釋宗》 元·王*

    真宗頓悟,理幽微、了了無言可說。
    曠劫至今全體具,湛寂元無生滅。
    拂塵拈花,穿衣吃飯,*覿面分明泄。
    頭頭皆是,何須特地差別。

    74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宋·劉黻

    默觀羲圣書,先天著復坤。
    畫畫妙理具,森立河圖文。
    宇宙斡生意,日月棕辭奔。
    乘承著不息,反窮性存存。
    透彼名利關,沿此道義門。
    用功不精密,頻復何由敦。

    75 《與孫自修祝和甫讀宛陵山谷詩》 宋·程永奇

    孫君出空陵,梅詩氏獨不喜。
    祝黃世通家,於此更訾毀。
    暇日扣我門,相與求正始。
    敢述過庭聞,用告二三子。

    76 《奉和宮使內翰佳什》 宋·郭仲荀

    老來乞得奉祠宮,退食何妨不自公。
    任使世情分冷暖,無勞品秩論穹崇。
    功名至此休看鏡,戰伐于今喜掛弓。
    梨棗具陳呼稚子,笙歌閒作樂衰翁。
    芳菲莫負三春賞,聚散難逢一笑同。
    小圃栽培粗倫理,頻須把酒殢東風。

    77 《范資政移鎮杭州一百韻》 宋·金君卿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
    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
    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
    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78 《游后洞詩》 宋·劉贄

    寺久荒寂無足往,念有子厚彌陀碑。
    獨趨一里轉巖腹,剝粉敗赤逢門楣。
    亭亭故碑亡舊主,覆以老屋疏且欹。
    常嗟古人不可見,尚喜書志存於斯。

    79 《古詩》 宋·龐謙孺

    處身乾坤中,適意乃其常。
    貧賤亦天然,尤怨徒自傷。
    平生曲命薄,守已豈不良。
    量分稍過差,神理翻百殃。

    80 《越問·良牧》 宋·孫因

    自大駕之西幸兮,府遂為於近藩。
    賜行殿為府治兮,暨澤牧之惟艱。
    張毗陵首當是選兮,實股肱之舊弼。
    仍土階之素規兮,因舊宇以為安。

    * 關于具理的詩詞 描寫具理的詩詞 帶有具理的詩詞 包含具理的古詩詞(1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