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其端的詩詞(81首)

    21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十一蠶薄》 宋·梅堯臣

    河上緯蕭人,女歸又織葦。
    相與為蠶曲,還殊作筠篚。
    入用此何多,往售獲能幾。
    愿豐天下衣,不嘆貧服卉。

    22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一繭館》 宋·梅堯臣

    漢儀后親蠶,采桑來繭館。
    云母飾車上,鉤籠載車畔。
    援條露已乾,受葉日將晏。
    為言天下婦,茲事不可慢。

    23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二揚扇》 宋·梅堯臣

    白扇非團扇,每來場圃見。
    因風吹糠籺,編竹破筠箭。
    任從高下手,不為暄寒變。
    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言倦。

    24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耕牛》 宋·梅堯臣

    破領耕不休,何暇顧羸犢。
    夜歸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雖窮田疇,腸未飽芻粟。
    稼收風雪時,又向寒坡牧。

    25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四耘鼓》 宋·梅堯臣

    掛鼓大樹枝,將以一耘耔。
    逢逢達遠近,汨汨來田里。
    功既由此興,餉亦從此始。
    固殊調猿猴,欲取兒童喜。

    26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四樵斧》 宋·梅堯臣

    適從伐枯桑,莫悟刃已缺。
    蠶工向欲迫,田事不可徹。
    丁丁背谷聲,役役持柯熱。
    積薪高於山,焉用先後別。

    27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二古木陰》 宋·梅堯臣

    古木少直枝,其下多曲影。
    豈不愛高陰,奈此性所秉。
    千重葉薈翳,誰愿憩日永。

    28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九漁舟火》 宋·梅堯臣

    蘆洲一點明,知有漁人泊。
    江溟杳不分,誰方在高閣。
    是時孤雁去,應認光中落。

    29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四孤汀蘋》 宋·梅堯臣

    瀟湘歸去人,正值江南春。
    始愿逢拾羽,今乃見采蘋。
    寄語柳使君,莫恨日已曛。

    30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一幽谷泉》 宋·梅堯臣

    幽谷有飛泉,入溪知幾里。
    跳珠濺木葉,激雨霏巖趾。
    但無箕潁人,曾不吝洗耳。

    31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二織室》 宋·梅堯臣

    常聞漢皇后,織室數來觀。
    宮女豈不勤,帝袞得以完。
    亦將成纁黃,非用競龍鸞。
    意在奉宗廟,後人其可安。

    32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三桑原》 宋·梅堯臣

    原上種良桑,桑下種茂麥。
    雉雊麥秀時,蠶眠葉休摘。
    空條漏日多,余椹更誰惜。
    會待黃落來,酒壚燒斗石。

    33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十三紡車》 宋·梅堯臣

    蠶月必紡績,絲車方挑擲。
    燈下絡緯鳴,林端河漢白。
    纖縷自有緒,虛輪運無跡。
    腕手已為勞,誰經用刀尺。

    34 《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五科斧》 宋·梅堯臣

    科桑持野斧,乳濕新磨刃。
    繁◇◇一去除,肥條更豐潤。
    魯葉大如掌,吳蠶食若駿。
    始時人謂戕,利倍今乃信。

    35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九臺笠》 宋·梅堯臣

    力田冒風雨,緝籜為臺笠。
    寒蓑相與用,陰野低迷入。
    足屨固易濡,鬢葆何嘗濕。
    斯須未可去,赫日資乃急。

    36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七耰鋤》 宋·梅堯臣

    蕪穢或不治,良苗安得長。
    薅來露未曦,荷去月初上。
    侵煙濕鵝頸,近茇翻蟻壤。
    生具自有余,何辭汗沾顙。

    37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二水車》 宋·梅堯臣

    既如車輪轉,又若川虹飲。
    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
    上傾成下流,損少以益甚。
    漢陰抱甕人,此理未可諗。

    38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三田漏》 宋·梅堯臣

    瓦罌貯溪流,滴作耘田漏。
    不為陰晴惑,用識早暮候。
    辛勤無侵星,簡易在白晝。
    同功以為準,一決不可又。

    39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十五牧笛》 宋·梅堯臣

    牧人樂下牧,背騎吹短笛。
    聲穿吳云低,韻入楚梅的。
    誰嗟苦調急,自與幽意寂。
    應同堯時民,歌將土壤擊。

    40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五耒耜》 宋·梅堯臣

    古圣通物宜,揉斲資粒食。
    稼穡盡民勤,墾耕窮地方。
    推化本神農,維時思后稷。
    我老欲歸田,茲器已先識。

    * 關于其端的詩詞 描寫其端的詩詞 帶有其端的詩詞 包含其端的古詩詞(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