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其姓者的詩詞(160首)

    101 《應童子科歐陽文成覓詩漫以塞責》 宋·曾豐

    廬陵童子謂姓李,臨川童子謂姓王。
    二子讀書選德殿,氣吐虹蜺口翻漿。
    六經諸子成串落,天子喜之移御床。
    奏對首肯去目送,青衫黃牒恩異常。

    102 《可嘆》 唐·杜甫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變幻如蒼狗。
    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東女兒身姓柳。
    丈夫正色動引經,酆城客子王季友。

    敘事感嘆人生

    103 《和答詩十首·答桐花》 唐·白居易

    山木多蓊郁,茲桐獨亭亭。
    葉重碧云片,花簇紫霞英。
    是時三月天,春暖山雨晴。
    夜色向月淺,暗香隨風輕。

    104 《題許介這譽文堂》 宋·樂雷發

    端平丙申,桂林伯尚書鐘公以遺逸薦東溪先生許侯于朝。
    越明年,得旨補初品官、衡州戶掾。
    其誥詞于始,則有夙有譽處、且嫻文辭之褒;于終,則有其以行義、教于鄉里之勉。

    105 《題三易備遺》 宋·葛寅炎

    誰鑿混沌竅,龍馬出澄淵。
    篤生羲文圣,立極先后天。
    三三羑所演,兩兩山之連。
    不假人安排,自有天渾全。

    106 《觀孔義甫與謝致仕詩有感》 宋·鄭俠

    人生足清閑,天下第一福。
    惜哉聲與利,舉世方逐逐。
    君子耀軒裳。
    小人腴口腹。

    107 《張先生(并敘)》 宋·蘇軾

    先生不知其名,黃州故縣人,本姓盧,為張氏所養。
    陽狂垢污,寒暑不能侵,常獨行市中,夜或不知其所止。
    往來者欲見之,多不能致,余試使人召之,欣然而來。
    既至,立而不言,與之言不應,使之坐不可,但俯仰熟視傳舍堂中,久之而去。

    108 《林文節紹圣日記前帖贊》 宋·岳珂

    史本乎公,不厭於復。
    重觀紹圣以來之記述,初無及于鄭雍。
    非親札之具存,雖欲考之而孰從。
    如王誼李祉之實跡,遍考史錄,

    109 《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宋·方回

    憶我幼時事,南歸自番禺。
    三邊已澒洞,內郡猶無虞。
    故居山城間,四面阛闠區。
    東西萬貨集,朝暮百賈趨。

    110 《淳熙內禪頌》 宋·王子俊

    太初冥冥,孰究孰營。
    羲儀圖之,靡麗於成。
    有圣惟勛,疏之瀹之。
    斧其不條,而荒度之。

    111 《游山門呈知府大卿》 宋·姚辟

    春風到宛陵,太守遇康樂。
    隱幾坐高齋,清風媚林壑。
    語我諸峰巒,道人古棲吒。
    幽潛遠江漢,秀聳類衡霍。

    112 《可嘆》 唐·杜甫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東女兒身姓柳。

    113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114 《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 宋·魏了翁

    山河兩戒南北分,天地一氣華戎鈞。
    譬諸指搐非害事,往往西體為不信。
    惟今愧虜相噬吞,人言雪恥茲其辰。
    盍驅卞莊刺刺虎,又嗾廬{捉去扌加犭}擒狡{皴去皮加兔}。

    115 《送靈師》 唐·韓愈

    佛法入中國,爾來六百年。
    齊民逃賦役,高士著幽禪。
    官吏不之制,紛紛聽其然。
    耕桑日失隸,朝署時遺賢。

    樂府寫柳

    116 《秦中吟十首·立碑》 唐·白居易

    勛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
    但見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銘勛悉太公,敘德皆仲尼。
    復以多為貴,千言直萬貲。

    117 《鷓鴣天》 宋·向子諲

    薌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楊遵道光祿故居也。
    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館,亦甚似之。
    其子孫與兩蘇、山谷從游。
    所謂百花洲者,因東坡而得名,嘗為絕句以紀其事。

    118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119 《中隱堂詩(SS〗并敘)》 宋·蘇軾

    岐山宰王君紳,其祖故蜀人也,避亂來長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
    予之長安,王君以書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詩甚勤,因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難,游秦遂不歸。

    120 《寤寐謠》 宋·梅堯臣

    日月晝夜明,中匿暗靄物。
    前世有奇疾,五日瞑未歿。
    大夫家臣懼,鵲來視之脈不汨。
    嘗聞秦繆公,奄奄往帝所,

    * 關于其姓者的詩詞 描寫其姓者的詩詞 帶有其姓者的詩詞 包含其姓者的古詩詞(1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