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其人的詩詞(232首)

    141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五云際鍾》 宋·梅堯臣

    煙昏青櫟道,風急隔溪鍾。
    征馬未及息,猛虎前有蹤。
    尋聲欲投宿,僮仆畏所逢。

    142 《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十范公橋》 宋·梅堯臣

    謂公天下才,非專一方惠。
    及此作輿梁,力行無鉅細。
    既異國僑為,將同傅巖濟。
    礱石亙長川,寧須伐山桂。

    143 《依韻和劉原甫舍人楊州五題其三春貢亭》 宋·梅堯臣

    夢谷浮船穩且平,泊登岡頂看茶生。
    始從官屬二三輩,時聽春禽一兩聲。

    144 《依韻和劉原甫舍人楊州五題其一時會堂二首》 宋·梅堯臣

    今年太守采茶來,驟雨千門禁火開。
    一意愛君思去疾,不緣時會此中杯。

    145 《依韻和劉原甫舍人楊州五題其一時會堂二首》 宋·梅堯臣

    雨發雷塘不起塵,蜀昆岡上暖先春。
    煙牙才吐朱輪出,向此親封御餅新。

    146 《北州人有致達頭魚于永叔者素未聞其名蓋海魚》 宋·梅堯臣

    孰云北海魚,乃與東溟異。
    適聞達頭乾,偶得書尾寄。
    枯鱗冒輕雪,登俎為厚味。
    向來昧知名,漁官疑竊位。
    有如臧文仲,不與柳下惠。
    從茲入杯盤,應莫慚鮑肆。

    147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二古木陰》 宋·梅堯臣

    古木少直枝,其下多曲影。
    豈不愛高陰,奈此性所秉。
    千重葉薈翳,誰愿憩日永。

    148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九漁舟火》 宋·梅堯臣

    蘆洲一點明,知有漁人泊。
    江溟杳不分,誰方在高閣。
    是時孤雁去,應認光中落。

    149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四孤汀蘋》 宋·梅堯臣

    瀟湘歸去人,正值江南春。
    始愿逢拾羽,今乃見采蘋。
    寄語柳使君,莫恨日已曛。

    150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一幽谷泉》 宋·梅堯臣

    幽谷有飛泉,入溪知幾里。
    跳珠濺木葉,激雨霏巖趾。
    但無箕潁人,曾不吝洗耳。

    151 《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八夫子篆》 宋·梅堯臣

    季札墓傍碑,古稱尼父篆。
    始沒春秋義,十字固莫淺。
    磨敲任牧童,侵剝因野蘚。
    嗟爾後之人,萬言書不顯。

    152 《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二北固山》 宋·梅堯臣

    山勢自北來,高城倚為固。
    當時偶登臨,邇者遂淪誤。
    微云思作雨,古樹嘗沾露。
    今非恃險艱,草木藏狐兔。

    153 《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六季子廟》 宋·梅堯臣

    信如季子賢,自昔知能幾。
    依約有荒祠,寂寥無奠篚。
    壞梁生濕菌,古木憑山鬼。
    英靈豈顧茲,青史辭亹亹。

    154 《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七鶴林寺》 宋·梅堯臣

    松竹暗山門,颼飀給青吹。
    傳聞宋高祖,舊宅為茲寺。
    地以黑龍升,經因白馬至。
    何必問興亡,山川應可記。

    155 《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一鐵甕城》 宋·梅堯臣

    壍江以為池,增山以為壁。
    鐵甕喻其堅,金城非所敵。
    前朝經喪亂,曾是輕鋒鏑。
    覽古一徜徉,空聽漁浦笛。

    156 《依韻和劉原甫舍人楊州五題其二竹西亭》 宋·梅堯臣

    結雨竹西若若川,楊州歌吹思當年。
    劉郎若向風前唱,夢入青樓事惘然。

    157 《答了素上人用其韻》 宋·梅堯臣

    予心每淡泊,世路多變詐。
    梟鳴與鵬怪,何用思彈射。
    空山雖夜行,猛虎終不怕。
    功名未逢時,壯士且出胯。

    158 《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三京口水》 宋·梅堯臣

    江頭潮正平,日照土山口。
    坐見遠來舟,高帆忽前後。
    將隨入浦風,稍度遙圻柳。
    客無南北虞,信是承平久。

    159 《和穎上人南徐十詠其四金山寺》 宋·梅堯臣

    山與眾山殊,寺非諸寺擬。
    無面不當江,有林皆照水。
    南泠隔吳會,北渡通揚子。
    還看上下帆,日日何常已。

    160 《和端式上人十詠其八秋原菊》 宋·梅堯臣

    不為潭上英,不助籬邊醉。
    獨占蘭杞鄰,原頭自榮悴。
    陶令與太鑿,逢人豈無意。

    * 關于其人的詩詞 描寫其人的詩詞 帶有其人的詩詞 包含其人的古詩詞(2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