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關源的詩詞(224首)
101
《閱江樓記》 明·宋濂
金陵為帝王之州。
自六朝迄于南唐,類皆偏據一方,無以應山川之王氣。
逮我皇帝,定鼎于茲,始足以當之。
由是聲教所暨,罔間朔南;存神穆清,與天同體。
古文觀止贊頌
102
《遠游》 先秦·屈原
悲時俗之迫阨兮,愿輕舉而遠游。
質菲薄而無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濁而污穢兮,獨郁結其誰語!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營營而至曙。
楚辭想象抒懷
103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104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105
《舊作感懷》 宋·宗澤
關中黃壤黑壤,大是邦家利源。
古者畝收十一,誰興歲取十千。
不用府無虛月,藏之斯民裕然。
106
《滿庭芳·北苑研膏》 宋·秦觀
北苑研膏,方圭圓璧,名動萬里京關。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
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
纖纖捧,香泉濺乳,金縷鷓鴣斑。
107
《九曲棹歌》 宋·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識個中奇絕處,棹歌閑聽兩三聲。
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
110
《再和二首》 宋·包恢
洞要窮源入莫閒,初頭底事做成山。
開先水獨為乾始,判后山方立地間。
氣濁下流泥作土,滓堅中結石成關。
奇哉故跡皆堪驗,何日重來更共攀。
111
《東屯行》 宋·白巽
雨足稻畦春水滿,插秧未半青短短。
馬塵追逐下關頭,北望東屯轉山坂。
一川洗盡峽中想,遠浦疏林分氣象。
溝塍漫漫堰源低,灘瀨泠泠石磯響。
中田筑場亦有廬,翚飛夏屋何渠渠。
李氏之子今地主,少陵祠堂疑故居。
113
《雙調 山鬼》 元·阿魯威
若有人兮含睇山幽,乘赤豹文貍,窈窕周流。
渺渺愁云,冥冥零雨,誰與同游?
采三秀兮吾令蹇修,悵宓妃兮要眇難求。
猿夜啾啾,風木蕭蕭,公子離憂。
115
《一剪梅 與張三老善友》 元·劉志淵
春去秋來染鬢斑。
日將月就,斷送朱顏。
鉛虧汞水海源乾。
亢盡瓊酥,枯損金蘭。
好養三元閉五關。
高奔日月,光射鰲山。
結成圓寶雪霜寒。
眼底如如,物外閑閑。
116
《沁園春 三教一理》 元·王*
道曰金丹,儒曰太極,釋曰玄珠。
矧三教之道,本來同祖,心存至德,性悟真如。
闔*辟機關,抽添運用,返照回光復本初。
休分別,那些兒妙處,無字稱呼。
117
《上黃太史》 宋·高荷
萬里南溪郡,黃香得賜環。
盛名喧海內,摧翮返云間。
太史資誠峻,郎官選亦慳。
朝廷才特起,堂奧援誰扳。
118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119
《楞嚴經偈》 宋·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120
《小孤山》 宋·蔡齊
大孤之石衡且修,青青長在湖之頭。
小孤之石銳以高,削立江崖當洪濤。
滔滔逝水東流去,兩石崔嵬屹天柱。
蜀巴之源浩沄沄,壯哉此誠江海門。
* 關于關源的詩詞 描寫關源的詩詞 帶有關源的詩詞 包含關源的古詩詞(2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