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共席的詩詞(438首)

    421 《林霽山架閣同宿同中》 宋·黃庚

    秋風山館客,移席近燈前。
    共語忽深夜,相看非少年。
    斗垂天末樹,鱗出雨余天。
    亦有茅檐下,飯牛人未眠。

    422 《七夕和韻》 宋·李復

    東方牽牛西織女,飲犢弄機隔河渚。
    西風忽起怨夜長,相望盈盈不得語。
    走投上帝貸金錢,五云飛來結香軿。
    曳裾指露天榆冷。

    423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424 《寄翰苑所知》 宋·宋無

    多士富文治,明良際盛時。
    騷壇先佩印,策陣已搴旗。
    西極蹄千里,南溟翼四垂。
    疾雷天地板,崩岳鬼神移。

    425 《金陵府舍重建金山亭二首》 宋·蘇頌

    故時臺榭對池心,空有名傳擬穴金。
    鬋理茅茨修竹茂,經營軒檻綠楊深。
    橋橫斷岸虹流彩,花滿芳園鳥囀音。
    盛府多歡頻命席,每容疏外共窺臨。

    426 《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 宋·蘇頌

    平生南北與東西,豈是揚波與汩泥,晚入金門諸彥接,來同綺席賜尊攜。
    時逢寵渥欣陪預,老遇風光懶詠題。
    共戴君恩何以報,惟將圣壽祝天齊。

    427 《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宋·蘇頌

    吏議推窮舊話言,畏途迢遞冒風瀾。
    兩詞罷對文移絕,一室常眠枕席寒。
    郁郁久居人共嘆,皇皇求義我知難。
    誰將羑里匡陳事,便作間堂紫極看。

    428 《和胡俛學士游西池書事》 宋·蘇頌

    皇都有滄池,近在金商陌。
    淵源控河汴,襟帶引京索。
    眾派瀉寒光,一鑒涵空碧。
    晴明天垂幕,陰靄地滋脈。

    429 《次韻簽判張太博移竹》 宋·蘇頌

    梁苑有修竹,移來正得時。
    新開一齋館,分植兩軒墀。
    璅碎青金影,纖圓碧玉枝。
    物應人共美,性與地兼宜。

    430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431 《送友人楊仲能東下以一蹴自造青云分韻得一字》 宋·孫應時

    君王急搜羅,九土規混一。
    蜀山甚疏遠,去者今稍密。
    夫君傳才具,文字尤炳蔚。
    陸深簿領中,塵霧昏玉質。

    432 《次韻酬李周翰一首》 宋·王阮

    大江固茫茫,一葦即可越。
    鄉來江與蘄,孰使我輩隔。
    溫溫李夫子,粲粲謫仙格。
    蕭然一竹關,白眼謝俗客。

    433 《和黃朝請》 宋·王洋

    謀身學業愧淵云,急退還慚谷口真。
    可是有生同冗長,真成無補費精神。
    抽簪早覺宏圖遠,側席時聞妙語新。
    共道徵君似顏子,升堂今日見詩人。

    434 《借虛谷太博狂吟十詩韻書懷并呈太博》 宋·楊公遠

    幽事知誰可共論,煙浮清曉月黃昏。
    吟梅細味逋仙句,植蕙閒招楚客魂。
    暴富小池畦奏樂,安貧陋室席為門。
    吾生幸自無榮辱,一任傍人笑作村。

    435 《除夜感懷》 宋·楊時

    愛日乖予愿,親顏長在心。
    遠游仍換歲,華發想盈簪。
    永夜誰同席,殘盃憶共斟。
    相思空有淚,揮灑滿衣襟。

    436 《題愚齋》 宋·楊時

    結廬依林丘,回峰爭盤紆。
    下闞清池淵,憑軒數游魚。
    飛閣出云表,浮煙襲簪裾。
    中有傲世士,脫略自謂愚。

    437 《小石塘源》 宋·于石

    萬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蒼。
    細路百盤折,崎嶇陟羊腸。
    涼陰覆峭壁,縈回澗流長。
    綠蘿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438 《題畫雪景送炤師歸黃山喝石居(去年除夕,師》 明·程嘉燧

    蓮花峰腰三丈雪,飛鳥無聲人跡絕。
    山僧冒寒晨出山,觸踏層冰跗圻裂。
    遠來問疾剛一笑,寒缸結花如吐屑。
    紙窗竹屋歲聿除,駒隙光陰催電掣。

    * 關于共席的詩詞 描寫共席的詩詞 帶有共席的詩詞 包含共席的古詩詞(4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