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路轉涌蒼蛇,山下修筠媚白沙。正要澄江舒倦眼,莫教緣岸有人家。
嶺度慈云境累涼,前看湖南后看江。詩魔半餉難調伏,除是休來卻易降。
南山好處劉家寺,門里松篁一逕沖。自有禽聲喜迎客,不須知事更鳴鐘。
老僧分袂倏三年,猶訪芳池躍翠泉。新疊兩山都未識,北堂引看更東偏。
支徑坡陀竹最多,籜龍才起更成窠。空嵐獨翠坳塘出,一片得來得嫩荷。
井分泉脈透巉巖,誰道飛流是假山。水鳥樹林皆作供,可憐居士只偷閒。
亭橋兩面看芙蕖,靜數波間小隊魚。碧幛彎環遮云路,凈天終待此同居。
俗歸停馭重徘徊,破費林間雪一杯。留取半山看未了,火云時節約重來。
平生樂游觀,幾欲遍區定。足力有限量,勝處空默數。余杭舊名邑,相距才步武。蘇翁綠野詠,方冊每欣睹。
蘭若分清隱,秋窗飽看山。風霜雙鬢老,天地一身間。拄杖穿云去,吟囊貯月還。詩成誰與語,時訪竹林間。
豈無四海老兄弟,恐墮春風年少名。晴檐甫見天目面,夜雨共傳笙筑聲。淋漓素壁江國在,參錯拂衣花鳥驚。汝亦群龍護持一,此中七字有堅城。
行若獨輪車,常畏大道覆。止若員底器,常恐他物觸。行止既如此,安得不離俗。
溪水今尚淺,涉馬不及韉。岸口出近郭,野徑通平田。行行渡小橋,決決響細泉。萬木蔭古殿,一燈明象筵。
高名出漢陰,禪閣跨香岑。眾山既圍繞,長川復回臨。云峰曉靈變,風木夜虛吟。碧湫龍池滿,蒼松虎徑深。舊知青巖意,偏入杳冥心。何由侶飛錫,從此脫朝簪。
巖壑轉微徑,云林隱法堂。羽人飛奏樂,天女跪焚香。竹外峰偏曙,藤陰水更涼。欲知禪坐久,行路長春芳。
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人溪鳥飛。黃昏半在下山路,卻聽鐘聲連翠微。
上方鳴夕磬,林下一僧還。密行傳人少,禪心對虎閑。青松臨古路,白月滿寒山。舊識窗前桂,經霜更待攀。
明月彈琴抒情
南地隨緣久,東林幾歲空。暮山門獨掩,春草路難通。作梵連松韻,焚香入桂叢。唯將舊瓶缽,卻寄白云中。
寫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