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靈無停機,四序互相更。唯有暮春節,在昔重其名。姬旦城洛邑,多士方來并。羽觴隨流波,逸語存遺聲。
情閑好品茶,性淡能辨水。江左幾泓泉,勺勺定媸美。浙右園焙栽,種種別妙理。七寶白云淳,石井劍池泚。
衡湘久來往,眼到山輒對。愛山真自性,久看眼未礙。今朝渡石潭,蘭槳亂青帶。初升岸稍高,忽喜地更大。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巖萬壑窮躋攀。煙霏空翠不可狀,弟兄聯騎欣清閒。回頭五十有余載,至今夢境猶班班。初從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紛幢幡。
恭惟皇上心,納納天同大。明命輟禁游,往撫蜀雕瘵。蜀山在何許,斜陽點鴉背。家住扶桑東復東,卻望斜陽鐵山外。
病眼緣春困,晨興為子明。未應談世故,政恐累吾清。書況近何若,襟期久不傾。春來已多日,課辦幾何程。
世俗風波甚,誰能退急流。淵明存菊日,張翰憶鱸秋。高躅今云遠,清風孰與侔。明公回末習,逸韻踵前修。
子猷風味最諸王,墨妙文工眼如電。慣吟疏雨滴梧桐,解道澄江凈如練。去年落筆中書堂,姓名高徹蓬萊殿。至尊動色催除目,俾向蘭臺參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