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下羹不和,幕中往調護。紛爭非士則,各使捐細故。頗憶郗參車,能令公喜怒。應知鞅掌車,歷盡崔嵬路。
俗物常偪塞,令人眼生白。永懷洛陽人,談詩論畫壁。青山吐秋月,阻作南樓客。但歌靡鹽詩,賞此無瑕璧。
天門束箭流,北注據牛弩。淩高駐翠華,舟師燿威武。當時侍帷幄,誰復徵往古。虞舜有苗征,端為兩階舞。
洛水分余脈,穿巖出石棱。碧經嵐氣重,清帶露華澄。瑩澈通三島,巖梧積萬層。巢由應共到,劉阮想同登。
後端陽六日,梅雨收晴,乍炎天氣。阿母當年,罷瑤池佳會。排遣雙成,屏除青羽,自降居塵世。為帝生賢,儲祥孕秀,作文章瑞。
日腳射空金縷直,下映壁間棱未織。野老先知雨又風,明朝望此重云黑。
洞門雖向扶桑開,洞深不放陽烏入。古來道士今莫逢,石壁乳流苔正濕。
澤國來朝積歲年,商山相遇話鄉原。郄詵重折月中桂,陶令未歸江上村。嵐氣滴空無限翠,泉聲通夕有何冤。寒燈挑盡芳樽竭,所得新奇盡雅言。
昔燕見沉香亭,今送老破茅屋。醉翁之耳雖白,坡仙之鬢已禿。
首從淇奧君子,數到越王潞公。世僅有一兩個,君毋□八十翁。
□□士之淵藪,陽巖學者山斗。三麻九制□□,要渠一馬來否。
偶從山寺賞春還,問訊名花已破慳。清絕比梅加馥郁,豐容似菊更妖嫻。碧云重憶尊前句,紅纈遙思醉后顏。寒食清明只旬日,綠齋芍藥待君攀。
三峽波濤飽泝沿,過橋雷電記當年。江聲仿佛瞿唐口,石角參差灩澦前。應有夜猿啼古木,已將秋葉作歸船。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問信然。
放舟杞國岸,汴渠正東注。湯湯舟下水,適與舟相遇。泛泛水上舟,與水共東去。舟水詎相離,曾不遷故處。
發軔嵩麓背煙巖,解維水程仍二三。杞邦想見舊風烈,許邑自知誠子男。天地憂懷真過計,文獻不足良可慚。放舟適未覯君子,白頭終期老江潭。
為邦何所急,勸學最留情。數仞新儒館,千年繼武城。梁間珍篆古,門外碧波平。會有明倫士,培風縱鶚橫。
食黮從吾化,安輿本若情。有能奔晉盜,何用筑秦城。一邑誠天幸,三年賴政平。儒功固如許,儀舌漫縱橫。
馭吏胡為術,臨民若用情。兩難誠具美,雙璧重連城。威愛無偏舉,權衡自適平。吏忠民更樂,協氣日流橫。
世治不忘兵,公深愛國情。雄張新漢壁,勢壓舊吳城。夜月鳴笳肅,秋風列燧平。農耕渾自適,是處畝從橫。
底事及幽冥,仁人惻隱情。憐渠猶旅骴,為爾返鄉城。泚顙人應化,分香訟亦平。存亡俱惠澤,高義與云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