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文物士優游,萬國今方似綴旒。發策東堂招儁乂,回輿北苑罷倡優。忽隨諸彥登龍尾,尚憶當年應鵠頭。獨望清光無補報,更慚虛食太官羞。
東門人物亂如麻,想見新韉照路華。午鼓已傳三刻漏,從官初賜一杯茶。匆匆殿下催分首,擾擾宮前聽賣花。歸去莫言天上事,但知呼客飲流霞。
苑中誰得從春游,想見漸臺瓦欲流。御水曲隨花影轉,宮云低繞樂聲留。年華未破清明節,日暮初回祓禊舟。更覺至尊思慮遠,不應全為拙倡優。
刀圭云母具晨餐,門對三層步斗壇。夜考鶴經分七九,曉占歲氣辨{左黃右令}丹。
人棗交梨近可餐,不須地肺及天壇。龜藏坎海毛皆綠,鳳宿離宮色自丹。
紫府沉沉掩夜關,竹陰清掃月中壇。歲星偷得桃枝碧,董奉栽成李子丹。
囊中玉色已經餐,醉拂絲桐坐杏壇。應笑倦游塵滓客,鬢毛蕭瑟事鉛丹。
漢武游心縹緲間,文成五利盡登壇。何如屈曲韓夫子,不羨神君白玉丹。
使君本往道家山,時訪玄都太古壇。陰惠已能追許令,治功不獨過韋丹。
孤云兩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嶓冢之山高插天,漢水滔滔日東去。高皇試劍石為分,草沒苔封猶故處。將壇坡陀過千載,中野疑有神物護。
咸寧走蘆子,終日喬木陰。太丘心灑落,古松韻清深。聊持不俗耳,靜聽無弦琴。非今胡部律,而獨可人心。
張公少為令,愍俗有遺書。左販洞庭橘,右擔彭蠡魚。歌奔中夜女,歸抱十年雛。近歲多儒學,仁風似有初。
蟠空作風雨,發地鳴鼓吹。日晴四無人,聲在高林際。伊優兒女語,蹇淺市井議。我欲抱七弦,寫此以卒歲。
頭陀全盛時,宮殿梯空級。城中望金碧,云外僧戢戢。人亡經禪盡,屋破龍象泣。惟有簡棲碑,文字巋然立。
邑下羹不和,幕中往調護。紛爭非士則,各使捐細故。頗憶郗參車,能令公喜怒。應知鞅掌車,歷盡崔嵬路。
俗物常偪塞,令人眼生白。永懷洛陽人,談詩論畫壁。青山吐秋月,阻作南樓客。但歌靡鹽詩,賞此無瑕璧。
紛紛脫柯葉,袞袞斷根蓬。不待吹揚力,隨風亦自東。
彼此離于生處,火遭水破驚忙。分身各自擬深藏。半路再遣蕭郎。夫為無衣裹體,妻因水浸衣黃。丙丁甲乙有形相。剛遣令合陰陽。
漢家為瑞雙黃鵠,只道飛翻太液池。不似云屏六畫鶴,帝宮深處有人知。
舉足徒有勢,行沙遂無蹤。回頸誠已久,未知竟何從。安能見儔侶,顧望自顒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