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父擁玉節,錦衣當晝行。輝光照閭里,千載英風生。至今牛斗下,還瞻紫氣橫。¤
瑤草仙壇路不分,空中香氣正氤氳。鳳車龍輦轔轔去,只隔青天一片云。
碧石青苔覆落花,云殘遠自上清家。龍章氣濕疑靈雨,鳳篆文生散彩霞。
寂寂花宮獨掩關,飆輪去只在前山。香清落日聞金磬,知是真人跨鶴還。
仙鼠飛飛似白鴉,靈泉盡日浴金沙。只聞洞里人吹笛,不見空中女散花。
悄無人跡蔽瑤房,數卷丹書在石床。侵曉鶴翻松露冷,松花細細落衣裳。
子夜初從洞府歸,絳桃花外月痕微。下山不是瑤臺夢,書在瑯函香在衣。
嗣經字曰常,上饒人。故姓璩。身魁梧,多笑言,吟詩不輟。面圓而紫色,人戲呼為蟹臍,王笑而應之。
文潛字元翰,莆田人。孤癖苦吟,詩不多作,或累月始成一章。棄家學道,寄食武夷山中,數載后剃發為僧。謾將遺跡問齊梁,寂寂臺城露草荒。
蠻煙不雨似云濃,白日陰陰慘澹中。炎氣薰人冬亦暖,不知何地候春風。
石灘激浪殷成雷,輕舸飄飄曲折開。水樓韃舍橫矛立,山洞猺人負弩回。
冬炎卉木未蕭條,暫倚蓬窗旅況銷。樹架綠垂君子蔓,崖林紅破美人蕉。
水落荒洲近客船,彎環苦竹劇鉤連。風霜不到崖前木,鼠穴多歧有歲年。
隘口分弓號擺灘,領班人戴白鷴冠。莫言南徼無冰雪,映日戈明水帳寒。
落日官軍舉號齊,雕戈畫盾障山蹊。不嫌銅斗通宵擊,卻厭斑雞半嶺啼。
苑城遺跡盡煙霞,草色登臺起暮笳。地卷豹湖埋帝輦,山橫雉堞抱人家。風來百舌聽經鳥,露泣胭脂墜井花。估販還尋芳樂路,酒簾不動夕陽斜。
正蒙字子明,江寧人。居通濟門外之罾灣,臨河結廬,柴門晝閉。帶索拾穗,未嘗俯仰于人。年逾九十,隱淪終老。
三五肇人極,圣道何巍巍。夏殷逮成周,文風漸弘開。呂政絕天紀,殘苛恣雄猜。萬姓坐涂炭,六籍成寒灰。
武皇藉文景,民殷倉粟陳。不守清凈化,開邊政多門。四方屢游幸,萬里行三軍。有子不自保,哀哉真少恩。外虛仁義名,奈茲多欲身。神仙在何處,茂陵今幾春。
自古寺人職,司閽供灑掃。秦漢始撓政,國本亦枯槁。唐初任猶輕,高貴在天寶。淪胥宣懿間,神器由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