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六識的詩詞(793首)

    161 《散花之室六言》 宋·鄧深

    無動現身說法,毗耶到處為家。
    誰識逢場作戲,從教現女散花。

    162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 宋·方回

    清曉林禽百種鳴,春寒漸暖變新聲。
    向陽死草青先茁,解凍枯池綠再生。
    太子四門何足怪,麻姑三海自堪驚。
    回頭最念兒童輩,不識燈宵舊太平。

    163 《客況六言五首》 宋·方回

    輔嗣元不識易,安國未嘗傳書。
    周官謬釋揆岳,□□□□瓜魚。

    164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來訪二首》 宋·方回

    年才逾壯早相知,北騎南船幾別離。
    二老皆鄰八旬壽,一生誰賦萬篇詩,特承枉顧元無說。
    獲侍同行識者誰,流水桃花別天地,碧山許到果何時。

    165 《識山堂會飲》 宋·方回

    醉筇斜倚杏花風,邂逅高堂六客同。
    寓世常如超世外,識山何待到山中。
    去鴻新燕催春色,殘雪晴霞媚晚空。
    一筆寫成真面目,試憑華表問仙翁。

    166 《乙未六月大暑》 宋·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須無欲,于斯患不能。
    又應當閔雨,誰識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實所憑。

    167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直如弦,曲如鉤。
    易見難識,老倒趙州。
    世事但將公道斷,人心難似水長流。

    168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識得一,萬事畢。
    秘魔擎叉,魯祖面壁。
    臨際三玄三要,洞山五位君臣,云門念七,是一不是一。
    昨夜新州老盧,失卻腰間特石。

    169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不識字卻識字,合識字卻不識字。
    石田恁麼判斷,且道意在於何。
    萬人爭仰處,一箭落雙雕。

    170 《六祖贊》 宋·釋法薰

    腰石確坊舂,不識一丁字。
    無樹亦無臺,猶傳缽袋子。

    171 《楞嚴六根·非身覺觸》 宋·釋慧遠

    舜若多非身覺觸,閉門塞戶栽荊棘。
    邈得虛空恰似渠,似渠也是閑相識。

    172 《偈頌七十六首》 宋·釋師范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非精非物,非佛非心。
    缺齒老胡得之而不識,飏在乎嵩山之陰。
    諸人還識得麼,水上青青綠,元來是浮萍。

    173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開門待知識,知識喜來過,兩兩不成雙,一一無回互。
    共臥不共床,同行不同步。
    昭然在目前,目前不可睹。
    雖則不可睹,我獨知其故。
    圣容菩薩來西天,廬仙夏人在東土。

    174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集云不會禪不會道。
    橫畫不識,豎畫不曉。
    日里三餐,夜后一覺。
    年來老且病,轉見不唧{左口右留}。
    裙子褊衫個也無,袈裟形相些些有。

    175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昔日不生,今日不滅。
    出入飛鳶嶺,未曾有出入。
    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識。
    若道嗣德山,未免自屈抑。
    象骨巍巍摩碧空,寒泉皎皎浸明月。

    176 《頌古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劫初鑄就毗盧印,古篆雕蟲尚宛然。
    堪笑堪悲人不識,卻嫌字畫不完全。

    177 《頌古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一物不為,千圣不識。
    靜夜霜鐘,澄潭秋月。

    178 《頌古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問我家風,識你家風。
    將謂耳背,元來耳聾。
    指南為北,問西答東。
    阿呵呵,趙州恰恰似天童。

    179 《頌古十六首》 宋·釋心月

    賓中主,主中賓。
    在窟獅子,互換嚬呻,相識如今能幾人。

    180 《頌古十六首》 宋·釋心月

    父母非親親是誰,雙眸烱烱帶雙眉。
    含元殿上不相識,正是岷峨相見時。

    * 關于六識的詩詞 描寫六識的詩詞 帶有六識的詩詞 包含六識的古詩詞(7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