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六識的詩詞(793首)
423
《沁園春·曲徑旁蹊》 元·李道純
曲徑旁蹊,三百六十,門門不同。
若泥在一身,終須著物,離于形體,又屬頑空。
無有兼行,如何下手,兩下俱捐理不通。
修真士,若不知玄竅,徒爾勞工。
425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426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
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幾開宮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委劫灰。
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429
《雪梅》 宋·朱槔
寒梅臥煙雨,山澤有奇氣。
六龍扶翼之,月袂攬云轡。
先生九疑仙,心識真筌秘。
裁詩作花骨,瘦凈乃可貴。
430
《寄楊誠齋》 宋·葛天民
參禪學詩無兩法,死蛇解弄活鲅鲅。
氣正心空眼自高,吹毛不動全生殺。
生機熟語卻不徘,近代獨有楊誠齋。
才名萬古付公論。
432
《楞嚴經偈》 宋·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433
《內宴奉詔作》 宋·曹翰
三十年前學六韜,英名常得預時髦。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
庭前昨夜秋風起,羞睹盤花舊戰袍。
434
《武夷山》 宋·陳觀
郵亭立溪端,上有石鼓字。
回顧溪水中,石鼓安所置。
移舟激清流,前山郁蒼翠。
一曲遽停橈,尋真步幽邃。
435
《上瀘帥梁公》 宋·陳天麟
六轡澄清日,三軍指顧中。
關山都識面,草木尚傾風。
飲馬伊吾北,回鑾澗水東。
廟謨應富有,傾倒莫匆匆。
436
《清心堂為余宰題》 宋·程應申
靈臺元自與天通,一點塵飛失太空。
六鑿爾時俱偃息,八窗何處不玲瓏。
公田有秫猶難色,暮夜無金即直躬。
要識此中清入妙,也忘堂上古絲桐。
438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440
《行山》 宋·蔣恢
六尺枯筇度遠岑,野花啼鳥助清吟。
云低似覺天根近,磵遠因知地脈深。
閱世豈容無正眼,窮源須要識初心。
春寒局促良堪厭,一笑陽和破積陰。
* 關于六識的詩詞 描寫六識的詩詞 帶有六識的詩詞 包含六識的古詩詞(793首)